話雖如此,蕭瑀卻戰慄不已,以上七點,點點都刺中了李淵的要害,特別是李唐的派系之爭自來以久,自從李世民外征戰以後,便開始冒出了苗頭,雖說不太明朗,可人的野心會隨著權力的上漲而上漲,如果李世民有朝一日掌管了李唐兵權,他會服從李建成麼?答案顯然令蕭瑀沮喪。
正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完成了公事的蕭瑀一來,一如上次那樣,連對自己的親姐姐蕭後提都不提半句,就氣沖沖的告辭而去。
“殿下,為何要與蕭瑀說李淵的缺陷,若是他回去說了,不是讓李淵變得圓滿了麼?”姜行本不太理解楊侗的用意。
房玄齡道:“李淵能改嗎?肯定不行,多疑、寡斷、專權、寡恩是人之天性,改是肯定改不了的。而李唐的派系之爭牽涉到太多人的利益,若是強行改良,李唐將於瞬間崩潰!”
“蕭瑀才華出眾、剛正不阿、光明磊落,可他的脾氣向來執拗,處事嚴厲刻板,上朝言事言詞簡括直率。當年他為內史侍郎時,眼中容不下半顆沙子,將裴矩、裴蘊、虞世基、蘇威、宇文述等人得罪了個遍,誰都容不下他。先帝為了保護他,不得不多次將他貶向地方,可召他還朝以後,還是老樣子。最後屢次逆忤聖意,連先帝都受不了他,解除雁門之圍後,君臣之間的矛盾達到頂點。此人書生意氣極重,不通半點人情世故,但卻忠於職守,他今天聽了殿下說的‘李淵七敗’,回到長安以後,肯定會直顏犯諫……”
“玄齡說得極是!”楊恭仁哈哈一笑,道:“李建成、李世民之爭尚未浮出表面,一旦蕭瑀捅破了這一層紙!那麼,李氏兄弟之爭必將明朗化,到時候李氏兄弟不爭,麾下文武也會推著他們向前!”
“殿下高明!”姜行本望著淡然的楊侗,臉上閃過一絲絲歎服。
楊侗笑吟吟道:“耿直的人自然是好的,可是這類人最容易被敵人、政敵利用,若是私下勸諫帝王、上司,影響不出一室!可如果放到朝堂上去說,雞毛蒜皮的極小事情他也能夠搞得滿城風雨,讓人十分被動,這叫好心辦壞事……”不經意的看了若有所悟的魏徵一眼,下眼藥道:“英明君主的胸襟以及納諫的氣度,就算你直言了他也會接受,哪怕再生氣,也不會拿你怎樣,但婉轉一點,給他留點面子,效果將會更好,自己也可以得到好處。在事情沒有鬧得人盡皆知之前,只要及時補救,於國於民於君都有莫大好處!”
他這話,純粹就是和魏徵說的。關於魏徵的勸諫史,印象最深的是鄭麗琬事件。記得李世民登基不久,賢惠的長孫皇后給自己的老公找小老婆,結果身在皇宮的長孫皇后都聽說鄭麗琬“容色絕姝,當時莫及”,於是要給李世民找去當小老婆。不過因為鄭麗琬許了人家,李世民也就推了這樁婚事,可結果魏徵這貨,一狀告得天下皆知,不僅搞得李世民十分被動,連帶鄭麗琬的未婚夫也不敢娶鄭麗琬了,畢竟,沒有人敢冒死去當皇帝的情敵,最後好像是鄭麗琬一個大美人,都無人敢娶。
這本來是一個烏龍,說過了就過了!可偏偏魏徵來這一出,讓大家都難以收場,最後還誤了人家鄭麗琬一生。魏徵在這件事上,就是典型的好心辦壞事兒!所以,楊侗先打個預防,表示自己可以納諫,但千萬不要把小事鬧大,弄得無法收拾。
在坐的都是聰明人,先是見到蕭瑀這個大好人被人利用,又經楊侗最後這一說,心頭也是一派凜然,勸諫確實是沒錯!但勸諫也要分場合。
這時,楊恭仁拱手道:“李都督傳來急報,說是梁師都答應了以弘化、平涼更換金城、枹罕、澆河、西平四郡,不過他要求帶走一半百姓。”
楊侗抿了一口茶水,笑著說道:“同意梁師都的意見,等金銀、糧食到位,就讓梁師都越過會寧郡,正式進入河西四郡,至於能不能守得下來,就看他的本事了!”
眾人盡皆笑了起來!
李唐這一批物資,又是白送了!
大隋是答應撤軍,但沒說梁師都不能進入四郡。所以李唐交了買地的費用以後,還是得打一場大戰!
而大隋不僅得到了弘化、平涼二郡,還大賺了李唐一筆!
楊侗向楊恭仁道:“將我們的儘快轉告藥師,讓他處理好時間!”
“喏!”楊恭仁趕緊應命
楊侗問一旁的孔穎達問道:“靺鞨的使節到了嗎?”
孔穎達道:“今天即可抵達鄴城。”
“讓他們明日入宮。”
“喏!”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