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高句麗戰爭”爆發得太快,當諸侯們剛剛得知高句麗準備攻打旅順郡,戰事已經差不多結束了。楊侗更是對高句麗形成了碾壓的態勢,逼令高句麗君臣承認大隋有權對故漢領土的繼承。
戰爭遠離中原,諸侯們無法得到第一手資訊,可是當楊侗凱旋歸來時,前後不到三個月,這還包括了善後的工作,進展之迅速,大隋兵鋒之猛,足以讓天下諸侯吃驚。當他們回顧楊侗發家的戰史時,莫不驚駭的發現,楊侗所打的每一場戰爭,沒一場超過三個月時間,深得兵法‘其疾如風、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動如雷震’的要旨。
而這!
也給許多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比如說關中李淵,本打算在楊侗陷入高句麗這個戰爭泥淖時,西克河西、南打蕭銑,但萬萬也沒想到,令楊廣沉沙折戟多次的高句麗面對楊侗的時候,居然這麼不經打、這麼沒出息。不僅拖不住楊侗一年半載,還又一次成就了前者的赫赫聲威。
帝王的壓力,自然會層層施壓下去,當到達前線主帥李世民手中的時候,已是兩天之後。
這一天傍晚,李淵的聖旨到了澆河郡與西平郡之交的化隆城下、唐軍中軍大帳。
諸將見到李世民臉色難看,紛紛詢問。
“楊侗的高句麗之戰,已經脫離了預期!四戰,他只打四場戰役,就殲滅高句麗水陸大軍近二十萬人,並縱兵屠了平壤城,所用時間不到半個月。隋朝的遼東戰役已經結束,其最精銳的五軍已經迴歸!父皇要求我們半個月內以大勝結束這場戰爭,全力備戰隋朝。”
楊侗的名頭如同一座大山一樣壓得大家喘不過氣來,幷州失守以後,雍州大半瞬間落到了大隋之手,而涼州這一邊,武威隋軍同樣佔據了許多戰略要地,對關中已經形成了三面合圍之勢,關中四塞,已經完全保不住關中的安全了,唐軍本就畏隋如虎,如今又恰好遇到百年難遇的大災,更是人心惶惶。
面對整個大隋來犯的壓力,李世民真不知關中能不能撐到他拿下涼州那一天,現在他只能速戰速決,用人命填也要把薛梁聯軍殲滅。如果自己再被拖在這裡,而隋軍又大舉進攻的話,那整個關中乃到李唐就全完了。
念及於此,李世民心中突然泛起一股陰霾。
“薛梁聯軍因我大唐的威脅才結盟一處,要打一放一,行以離間之計。”元帥府司馬殷開山建議道。
“計是好計!”李世民苦笑道:“可是給我們運作的時間不足了。自明日清晨,兵分四隊,給我強攻化隆城!我就不信找不掉薛梁聯軍。”
“喏!”
……
‘咚!咚!咚!’的戰鼓之音山崩地裂般的響了起來,低沉的號角也在響徹大地,三萬唐軍手執盾牌,扛著百架登城梯,拖拽著幾十架井闌、投石車,儼如潮水般湧來撲向了化隆城,個個奮勇爭先,喊殺聲震天。
翌日清晨,天地還籠罩在濃濃的白霧之中,但唐軍卻已發起強攻。城頭上的薛梁聯軍頓時騷動了起來。
距離城牆還有百十步遠時,十幾架投石車終於停了下來。
整齊劃一的號子聲中,一隊隊的唐軍猛然發力,使勁下拽,霎那之間,十幾根巨大的甩臂向空中彈起,透過鐵索連在甩臂遠端的吊籃呼嘯著拋向空中,在上升到最高點之後,吊籃裡的巨石向化隆城頭滾滾地砸了下來,守軍頓時騷亂了起來,一個個四處走避,互相擁擠之下,好幾名守軍被擠下城頭摔死。
不過,這些守軍驚慌歸驚慌,卻沒人溜下城頭逃跑。
守將李正寶警兆忽起,猛然抬頭之間,只見一塊巨石正向他呼嘯而下。
李正寶猛然一個閃身,一塊足有四五百斤重的巨石狠狠砸落在了他的身邊,伴隨著“轟”的一聲巨響,幾名守軍被震得飛起。
片刻後煙塵消散,只見城頭被砸出了一個巨大缺口,原本守在李正寶身邊的守軍,不是被震得摔下了城牆,就是灰頭土臉變成了土人,有兩個最倒黴的,直接被砸成了肉泥。好在其餘的十幾塊巨石都砸偏了。
一輪過後,唐軍裝完了巨石的投石機再次發威,不過聲勢雖然嚇人,但砸中城頭的巨石卻少之又少。
直到井闌接近城牆,投石機才停止發射。當籠罩城頭的煙塵散盡,縮在垛堞後面的守軍才惶惶如驚弓之鳥的站了出來!
不過,李正寶的六千嫡系卻鎮定如恆,並沒有因為唐軍投石車的打擊而有所懼,更沒有因為井闌的靠近而驚慌失措,只是靜靜地守在城頭,等待唐軍前來奪城。
當唐軍來到城下,李正寶狠狠的下令道:“放箭。”
守候在城牆上的精銳守軍用力彎弓射出,冰冷的箭雨立刻一簇簇地攢落在唐軍頭頂之上空,儘管有盾牌遮擋,但依然有大片唐軍被射倒,只是軍隊太密集,箭矢威力不足,無數架城梯搭城頭,鐵鉤鉤住牆垛,一萬餘唐軍開始向上攀登進攻,大石和木頭如冰雹鋪天蓋地砸下,一串串的唐軍被砸中,慘叫著從空中滾落在地,但又不斷有新的敵軍登城衝擊。
城下唐軍用箭掩護登城將士,箭密集如網,向城上守軍射去,城上守軍開始出現傷亡,上千人被箭射中,聯軍被壓在女牆後,抬不起頭來,只能用盾牌掩護,向兩邊放箭。
李正寶冷冷一笑:“給他們點顏色看看,將火油抬上來!”
“諾!”
只見一鍋鍋已經燒得滾沸的火油抬上前來,慢慢來到城頭之後,立刻向著擁擠在城樓下地唐軍傾洩而下,滾燙油汁透過盾牌、鐵甲的掩護浸透肌膚時,足以令意志最為勇敢計程車兵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