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當然高興!”羅士信嘿嘿的笑著說道:“不過今天的高興可是我們在宮中的收穫。”
“你們清點了一個晚上?”楊侗眼睛一亮。
“殿下請跟我來!”羅士信笑道
隋軍已經完全控制了平壤城,皇宮也被楊侗霸佔一空,不一會兒,楊侗和羅士信來到了高句麗國庫。
由數百座大倉庫組成國庫,物資多得令人歎為觀止。
楊廣當年遠征高句麗時,遺棄在高句麗的物資,錢糧、兵甲、帳篷、戰鼓、軍旗等物堆積如山,如今大部分物資都集中這裡,但楊侗更關心的還是高句麗的糧食。
楊廣先後在高句麗丟了近千萬石糧食,也不知高句麗還剩下多少,即使剩下也不是以前的陳糧,這是糧食儲備的慣例,像大隋的糧食,是兩年一換,以免糧食發黴壞掉。
楊侗不缺糧,但如果有的話,他也不介意將之搬空,以此來消耗高句麗的戰爭潛力。
“殿下、羅將軍,請!”
一名偏將帶著兩人來到一座高達三丈,佔地十幾畝的巨大倉庫,這樣的倉庫有幾十座之多,每一座倉庫可以儲糧十萬石。裡面的糧食堆積如山,一袋袋整齊碼放。
一名軍官和幾十名士兵正在巡視,見到楊侗和羅士信進來,眾連忙上前施禮,“參見殿下、羅將軍。”
楊侗點了點頭,問道:“這座倉庫有多少糧食?是新米還是陳米?”
“稟殿下!整個糧倉大約有五百六十三萬石左右,都是前年、去年的米。”
“這麼多?”楊侗嚇了一大跳。
“高句麗做賬非常精緻,沒有太大的偏差。”
“國小民寡的小國,都在精打細算的過日子,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喏!”
楊侗又去看了其他倉庫,堆積如山的武備、帳篷、馬鞍、戰鼓、旗幟都是隋軍當年丟下的物資。
誰想到時光流轉,又回到自己手裡了,這讓楊侗感慨萬分。
這時,牛進達激動的跑來:“殿下,高建武的私人寶庫裡有著數不清的奇珍異寶、白銀黃金,總管,就把高麗封給我做程國吧!我不嫌棄。”
楊侗笑道:“發動高句麗青壯,把所有物資搬上船。對了,務必要收好賬冊,撫卹金和犒軍到了鄴城再按標準分配。”
“喏!”
羅士信和牛進達飛奔而去。
“殿下。”張鎮週一臉喜色的匆匆跑來,大聲道:“高建武答應了我們的條件。”
楊侗向高建武開出的條件十分坦率和苛刻,一共有三個條件:
第一、平壤的財富物資歸大隋所有;
第二、大隋與高句麗的分界線重訂,國界從鴨淥水入海口以南的西林開始,劃條直線抵達東部海岸的夫租(玄菟郡治所最初在夫租,也就是後朝鮮咸興,地盤被高句麗蠶食以後,越遷越往北),說白了就是以北緯39.8度為標準,以北的土地歸大隋所有,如若確定下來,高句麗將會失去巔峰時期五分之四左右的國土,一朝回到解放前之說,毫無違和感。
第三、高句麗正式向大隋稱臣,每年向大隋進貢糧食百萬石、織三十萬匹、黃金二十萬兩;人參千斤、鹿茸萬斤。
答應這三個條件,隋軍可以不血洗高句麗,撤軍返回大隋,否則隋軍血洗平壤以後,聯合新羅佔領整個高句麗。
楊侗微笑道:“鴨淥水以北是淵氏的勢力範圍,光憑高建武一紙文書沒有任何意義,還需要我們自己打一場硬仗。”
“那殿下準備什麼時候動手?”
“過早對淵氏的利益下手,反而會使他們精誠團結、一致對外。現在不用太過逼迫淵氏,讓高句麗內耗更符合我們的利益。”
張鎮周點了點頭,低聲道:“高建武呢?滅了?”
“如果高建武死了,淵氏一家獨大,無人可制!”楊侗捏了捏下巴,道:“告訴高建武,要是幹不過淵氏,派人到鄴城找我。”
“殿下,丹鳳城急報!”這時,一名侍衛匆匆而來。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