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楊侗帶著玄甲軍巡視‘天下’,隨行之中除了房玄齡,羅士信、還有水天姬。而會寧郡則是這次巡視的重點。
會寧郡也就是後來的白銀一帶,如今管轄範圍很小,轄區內只有一個縣城,它同時也是郡治所在,縣名涼川縣。
在隋朝,這裡氣候溫和,雨量豐沛,植被茂盛,土地肥沃,人口也比較密集。這裡緊靠黃河,自漢朝開通絲路以後,歷來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鎮之一,素有‘秦隴樞機’之稱,被譽為‘隴上名邑’。
但會寧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黃河以東的北部地區,而南半邊的西部,由於山巒重疊,可耕種土地少,大多分佈著戈壁和草地,羌、氐等少數民族重點分佈在這一帶。
而會寧郡最大的財富,還是蘊藏著儲量巨大的金銀銅礦,從漢朝起,這裡便出產白銀黃銅。
這時,楊侗等人在郡守薛萬均等地方官員的陪同下,沿著一條山脈走了大約二十里,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座佈滿了星星點點銀灰色和土黃色的山脈,可以明顯地看出裸露在岩石外的銅礦石和銀礦石,如今,多不數的突厥官奴們正在熱火朝天的挖礦。
山脈的左邊則是一條名叫祖厲川水的河流,它寬數丈,直接注入黃河,由於這裡已是下游,河水較深,可以通行千石大船。
“這條河離黃河有多遠?”
“回殿下,這裡離黃河還有三十里左右,出了這座山谷,再往向走就是涼川縣城,縣城建在祖厲川水匯入黃河之處。礦石在這裡分揀完畢,由武厲川水送去靈武郡加以冶煉,最後才送往鄴城。”
“為何不在這裡一次性煉好呢?這樣豈不是會減輕了不少重量麼?”水天姬問道。
薛萬均道:“回武妃,靈武郡蘊藏著大量石炭,而會寧卻沒有。當然了,如今正在發生改變,因為往返於會寧和靈武的船隻也不會空著,往往是從這邊運走礦石,在靈武解除安裝以後,會裝著石炭回來。還有一些是透過馬車往返於官道之間,有了陸路石炭的大力支援,如今的礦石都在會寧冶煉,然後,再把粗製銀磚和銅磚送去靈武精煉。”
“有成品嗎?”
“有的,殿下請隨我來!”薛萬均帶著大家來到了一個戒備森嚴的碼頭倉庫。裡面碼放成千上萬塊方方正正的粗製銀磚、銅磚。
楊侗、房玄齡、羅士信、水天姬等人紛紛仔細觀察,忍不住嘖嘖稱讚。
楊侗隨手抱起一塊銀錠,重約三百斤,不過這只是一塊粗銀磚,還需要繼續精煉。
薛萬均介紹道:“粗製銀磚銅磚各重三百斤,由固定的模具鑄成,精煉以後會減少一兩成重量,雖有偏差,卻也不大!會寧這邊現在主要負責粗煉,然後送去靈武精煉,雙方賬目一對,就會得出一個準確的數目。”
分兩地冶煉,雖說麻煩了一些。但一來是石炭供應不足;二來也可以避免不法分子從中謀利,因為粗成品精煉後,會產出固定的數目,一經查賬,就會發現精煉環節有沒有被人偷盜,雖然不能保證百分百,但九成九成品終究會落入朝廷的口袋,而且大隋只能以錢幣交易,所以哪怕有人貪走,也只能當作藏品,並不能吸走天下財富,當然也可以打造成銀器、銅器出售,但總體而言,影響並不大。不過卻也需要一個忠直、謹慎的人來坐鎮靈武這一環,極大可能的保證銀銅不會流失。
看著急待搬去靈武精煉的粗製品銀磚、銅磚,一種由衷的喜悅之情也從楊侗心中升起,他彷彿看到天下資源都源源不斷流向大隋的鼎盛狀況。他很清楚,擁有貨幣發行能力的資本意味著什麼。儘管他心中喜悅萬分,但還是強行剋制住了心中的激動,對通守周燦道:“薛將軍主管軍務,沒太多時間耗在這裡!周大人要把會寧政務都攬下來。接下來,還要加大采礦和冶煉的力度。”
“殿下請放心,此事下官一定會妥善處理好。只是礦工還是有些不足,否則,會開採出更多的礦石!”周燦說道。
“這個你只管放心,以後但有戰俘,都優先考慮會寧。”
“謝殿下!”
楊侗點點頭,又對薛萬均道:“會寧是一個寶地,所蘊含的財富,即使是整個關內道加起來也遠遠不如,薛將軍負責重大啊。”
薛萬均點頭道:“末將在會寧以南的會守城、定西城囤積了軍隊,並在兩城之間設立了堡壘、烽燧,嚴防唐軍入境。只不過梁師都的金城郡已經落入李唐之手,會寧如今南鄰天水、西接隴西,若是唐軍從雙方夾擊,末將恐怕防不勝防。”
“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出來。”楊侗十分理解薛萬均的擔憂,這裡離關中實在太近了,若是戰事發生,李淵可以在幾天以內調來幾十萬大軍和無數良將,薛萬均要想守住會寧這個寶藏,真的很難。
“末將希望武威、平涼、弘化三郡能夠分擔部分壓力。”
這也是一個大問題,以會寧的財富、以李淵的尿性,合約時期一到,說不定他真向會寧下手,楊侗沉思片刻,便道:“先回涼川郡。”
五百玄甲軍護衛著楊侗等人風馳電掣般向幾十裡外的涼川縣奔去,到了縣衙,楊侗立即與房玄齡、薛萬均聚在一起議事,一路上他已經有了決定,直接向房玄齡說道:“調楊元弘為靈武郡守,原靈武檢校郡守王伏寶轉仕平涼郡守,調朔方郡守裴行儼為弘化郡守,朔方郡丞晉為郡守。”
“喏!”房玄齡提筆寫下四道任命,由信鷹帶著飛往各地。
這些源自粟末靺鞨的信鷹各經百次測試,沒有一隻出現過差錯,可堪大用,如今大隋各郡,都設有一個信鷹收放點,這有了信鷹的存在,將會大大的縮減傳訊的時間,八百里加急直接被比成了龜速。
這邊三隻雄鷹才飛走不久,天空忽然傳來一聲蒼鷹的鳴叫,楊侗抬頭看去,只見一隻蒼鷹盤旋而來,楊侗看見鷹腿上系的一根不起眼的黑色小管,他頓時臉都黑了:“信鷹,飛回來了!”
“看來這玩意不靠譜,還是得靠八百里加急。”房玄齡也是唉聲嘆氣。若是信鷹能夠傳訊,那該為大隋贏得多少戰機啊,可惜了!
這時,一名靺鞨鷹奴奔出院子,他大喊著向蒼鷹招手,雄鷹收翅,落到他的肩頭,鷹奴取下信管遞給一名玄甲軍士,自己則從袋子裡取出一塊鮮肉犒勞信鷹。
士兵奔上前,將信管呈給楊侗,“殿下,這是五原的鷹信。”
“不是剛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