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隋第三世 > 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

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 (第3/3頁)

所以楊侗需要的不是造飛機大炮、原子彈的人才,要的是大批識字的普通人來填補各種崗位,要的是有才學的人在各每個村莊傳播知識。

正是這種識字率太低的國情,他只好把鄉學、縣學、郡學當作產出流水線產品的人才工廠來辦。

這是一種無奈的妥協,更是大隋實際需要,而且他是一個高考只有十多分的人,編寫數理化教材那是白日做夢,但他相信只要識字的人一點一點變多,終有一天會引發巨大質變。

他向眾臣看了一眼,問道:“各位愛卿要是有什麼不同意見,儘管提出來!”

“聖上,臣對學制沒有異義!”在學制問題上,孔穎達沒意見。

楊侗笑道:“意思是說,別的地方有疑義了?”

“正是!”孔穎達說道:“臣要說的是學子升級的問題。之前由於沒有學制、學子年齡限制,使一些成績極差的學子原地不動,一直在吃朝廷補貼,若不將之規範起來,必使朝廷每年對學部補貼的巨大財政,不僅培養不出真正有用的人才,還養出一堆閒漢、懶漢。”

楊侗沉吟片刻,道:“十五歲還不透過小學六年級考試者,勒令退學;郡縣二學施行留級制,比如縣學一年級學生今年考不上,就在一年級補習一年,若第二年再考不上,勒令退學;不過凡事也有例外,若是某個學子總成績極差,但卻專精某領域,則由郡正、縣正舉薦,若情況屬實,則可直接就讀於學宮的相關學院。”

“臣明白了。”孔穎達默默入列。

……

“第四個議題是今年科舉,朕只打算考一次,時間就定在四月份吧!具體時間由尚書省決定。”

“微臣遵命!”楊恭仁、韋雲起、楊善會帶著十部尚書出列應命。

“聖上,恩科今年還設不設?”掌管科舉的禮部尚書杜如晦詢問。

“不設!”楊侗說道:“朝廷大規模用人的高峰期已過,從春秋二闈脫穎而出的人才就夠朝廷使用。若是多設恩科,將會誕生很多很多預備官員。不讓他們做事是浪費錢糧,讓他們做事的話,又會出現許許多多職位重複、職責重複的官位,這不但耗費錢糧無數,而且存在著沒事也能鬧出事、有事互相推卸的隱患。這亢官亢員、人浮於事要不得啊!”

眾臣子苦笑。

如果按照之前的眼光來看,楊侗的朝廷就存在數目龐大的亢官亢員。原因是大隋現在把以前不在編制之內的吏員納入了正式編制。

就目前行政區域,大隋中樞之下有郡縣,郡縣之下有鄉、村,正副鄉長和享有縣曹待遇,鄉級六吏和正副村長則享受縣曹佐官待遇。

在此之前,歷朝歷代都講皇權不下鄉,只到縣一級。

但每個縣的正官雖才幾個,可正官之下的胥吏役員數量巨大驚人;可是朝廷不給編、不給晉升、不發俸祿,卻又需要這些人辦事,於是這些人就利用自己的權力之便去搞灰色收入,最後慘曹盤剝的還是地方老百姓,敗壞的還是朝廷的名聲。

正因此,楊侗覺得與其不清不楚,倒不如將官制正式執行到鄉村,以明確職事,受到朝廷和百姓監管。

朝廷現在正式將這些人納入了編制,明確人數和職責。正副鄉長和六吏,以及正副村長通通納入監管範圍。

但是大家也沒反對,因為真要計較起來,其實也沒增多少吏員,因為這些吏員本身就有,他們以前是在縣裡辦公,有事發生才從縣城下鄉,前去處理公務。如今他們還是承擔原先差使任務,只不過是把辦公地點擺到各鄉而已。

而且這些吏員下到鄉里,專管本鄉事務,與縣衙各自分工、相互配合。既加強鄉里辦事效率,也減輕了縣曹負擔。其中表現優異者,還能透過考試晉升。當他把九品十八階的吏員級別當到頂,同樣可以參與吏部銓選考試,以能力來升官。

有些朝代以官員少而自誇,覺得這是天大仁政,但誇誇其談者,既沒想過三五千名官員能否管得了幾千萬人口這個問題,也沒想過得不到收入的吏員,又是如何壓榨百姓。

至於所謂的鄉村賢紳、宗族大戶,楊侗一直覺得靠不住;他們不是朝廷的人,就不能插手朝廷之事,頂多只能協助鄉村吏員管理地方,並予以監督,這樣才是比較合理正常的體制。

吏員大多從退役士兵挑選出來的人才,他們本身就是嚴守軍紀的好士兵,到了地方之後,不但有官場的律法約束,還受百姓監管,內外因素相結合,完全能讓他們老實本分做人、安安分分做事。這些士兵的才能不說很厲害,卻能很好執行縣官下達的命令,維護鄉村和諧綽綽有餘。而吏員升遷制、考核制,也意味著大隋正在打破吏員世襲、不出本縣的慣例,為官制的良好發展打下了基礎。

但目前來說,不管是官員也好,吏員也罷,各郡縣都處於滿編狀態,而且很多吏員剛剛就位不久,此時要是大動干戈來考核,除了讓地方混亂,沒半點好處。這就意味著朝廷對官員的需求,不像以前那麼誇張。

楊恭仁拱手道:“聖上,要不今年春秋各考一次,給考生緩一緩?”

“朕不想再緩了!”楊侗說道:“自涿郡開始,我們前後舉辦了二十多次科舉考試,錄用的條件低得令人髮指。這麼多次機會、這麼低的要求都考不上,只能說明這種一考再考的人,實在不適合走仕途這條路!今年按照往常那樣只考一次;明年開始步入正式,春天先在各郡郡治舉辦鄉試,按各郡人口選優錄用人數,秋天再到禮部參與會試,之後擇優參與殿試,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列為一甲,算是進士及第;第二甲酌情錄取人數,算是進士出身;第三甲亦是酌情錄取人數,算是同進士出身。”

“聖上是說今明兩年一年一考,然後三年之後再考?”楊恭仁問道。

“正是如此。”楊侗吩咐道:“儘快將今年的考試時間定下;順便把鄉試、會試、殿試時間都選好,並形成定製,以便考生日後能夠提前做好準備。定好之後,與‘引洛入汴’、‘三學學制及留級留制’一起刊登於《半月談》。”

“臣等遵命。”

眾臣子聽得心頭凜然,這訊息要是一發布,一場大風暴、大議論必然會席捲全天下。

有年長子侄的臣子莫不嘀咕著,散朝以後,務必要讓子侄加緊用功,爭取在今明兩年考上,錯過今明兩年,日後不但錄取條件變高,而且隨著年齡漸長、機會也相當變少,終至失去考試資格。

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

最新小說: 神奇寶貝之開掛系統 亂入遊戲 穿越之狠心毒醫 重生縱橫二次元 蓋棺定論 妖精的尾巴之往事隨風II 英雄聯盟之最強開掛系統 重生之三國名將譜 天水歸一 木葉之咖啡店主 奧特:數碼之心 麻將兄弟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天堂的末裔 王者超神的小兵 日向家的叛逆 王者大陸爭霸 神祗傳承與域外之敵 頂仙記 忍者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