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侗悲天憫人、仗義執言:“國與國之事,關係到萬千條人命,兩國戰起,將會有多少百姓陷入戰禍之苦?又有多少兵卒死於戰火?戰爭所造成的人間慘劇,不知貴使算過沒有?我大隋不像窮兵黷武的吐蕃,素來崇尚和平、珍愛每一個生靈,向來是仁德寬待人,吐谷渾上下得知,必然深感我天朝上國之仁義。知我大隋是禮儀之邦,非但不會妄起刀兵,反而更加歸心,此為不戰而屈人之兵。”楊侗說的那是大義凜然,身上竟然透露這一股凜然正氣:“好戰必亡,貴使懂不?”
一句話,說得滿殿諸人全都無語。
見過無恥的人,卻從沒見過如此無恥的。
天下之間,最不和平的是你,最好戰的是你,最兇殘的還是你……在你一聲令下,契丹滅了,高句麗殘了,兩個突厥四分五裂,吐谷渾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你向倭國宣戰之言尤在耳邊迴盪,轉眼之間,卻以和平、仁義、仁慈來標榜自我,還要不要臉啊你?
“如今慕容伏允不僅付出了應有代價,還百倍賠償受損的商旅,已經意識到了他的錯誤,這正是聖人推崇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與其動兵戈,不如曉以仁義,導人向善!而且慕容伏允現在以我大隋為尊,是我大隋的附屬,朕去打他,豈不是出爾反爾?此乃是我大隋與吐谷渾之事,這關你吐蕃何事?你打吐谷渾,就是不給大隋的面子。”
“大隋雄師除了會導人向善,再也沒有別的本事,經過他們辛辛苦苦的教育,許許多多暴徒都變得能歌善舞、熱愛和平、珍愛生命。”
“……”祿東贊揉揉眉心,遇到這麼一位不按套路出牌、思維天馬行空的對手,著實令人頭痛。
好半晌,祿東讚歎息道:“聖人可汗,吐蕃誠心與大隋交好,又何必咄咄逼人呢?”
“吐谷渾是大隋的附屬國,大隋保護它不應該嗎?同理,如果西域諸國受到外敵入侵,只要一紙請求,大隋雄師便會出手相助,這是身為宗主國的責任和義務。”
以前,楊侗怕擔責任,從而影響到中原戰局,所以沒有承認宗主國的地位,時至今日,大隋已經不怕任何一個敵人,為了讓吐蕃多幾分顧慮,便將這任責任擔了起來,給風塵僕僕前來洛陽的西域諸國一顆定心丸。
“多謝聖人可汗。”西域人眉飛色舞,他們遠道而來,除了經濟,不就是為了大隋一個承諾嗎?
祿東贊苦笑道:“聖人可汗,吐蕃絕對沒有冒犯大隋之心。”
楊侗心下冷笑。
單憑你剛才那番‘自己沒有就搶’的強盜邏輯,已經足以讓各國心下警惕。之所以不敢冒犯大隋,不是你們吐蕃有多老實,而是實力不夠!
見楊侗不說話,祿東贊勉強擠出一抹笑容,心裡無比苦澀,拱手道:“外臣此次帶著誠意前來,希望能夠與大隋和平共處,我家贊普懇請聖上賜一貴女,締結秦晉之好,讓大隋和吐蕃友誼天長地久,與天地同輝!”
吐蕃君臣自知強大的大隋,絕不是內憂外患的吐蕃可以征服的,同時也意識到中原各路諸侯只有大隋具備一統天下之實力,所以一致決定,全力全意抱著大隋的粗腿,所以他們並沒有與李唐接觸,以免觸怒大隋皇帝。
對於吐蕃而言,最好的結果就是和親,只要有一個代表大隋政治意向的公主嫁入吐蕃,吐蕃的地位便會冉冉上升,並以大隋支援之名義,震懾內部和四塞,同時能夠藉機獲得中原先進的文化精髓。
和親是中原王朝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只要中原王朝對某個國家感覺到有威脅時,便以和親的方式安撫!然後這個國家名義上表示臣服,順勢求娶中原王朝的公主,討要不計其數的金銀財寶,以此緩解內部危機,從而達到休養生息的目的。等到實力強大了,則可以對中原王朝發動戰爭,要麼是殺入中原,要麼是再次求親討要更多好處。
這是歷代遊牧民族與中原王朝相處的方式,他們這種手段,對貪生怕死的中原王朝無往而不利。
這一次,吐蕃以求親為名,打的也是這個主意。
但是到了洛陽,祿東贊從張宣那裡得到了一句驚天動地的話,那就是‘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張宣絕對不會想到,祿東贊聽到這句話,並知道這是大隋的國格、國魂時,心中是何等震撼、何等絕望!
一旦大隋堅定不移的堅守這個國格、國魂,那吐蕃世世代代都只能被死死壓制,別說征服大隋了,能保得住貧瘠的雪域高原,那都是邀天之幸!
祿東贊知道殲敵無數的大隋軍隊十分可怕,如果大隋有朝一日統一天下,吐蕃面臨的大隋比現在還有可怕無數倍,遲早有一天會進軍吐蕃。
祿東贊明白可供吐蕃安心發展的時間不多了,必須在大隋統一之前,將吐蕃經營為一方之雄,只有這樣,崇尚進攻的楊侗才會有一絲顧慮,否則的話,吐蕃只能像西域各國這樣,永遠成為大隋的兒子。
但吐蕃內部各個部落絕非心悅誠服的服從朗日贊普,各方勢力相互傾軋不休,想要破除內憂外患的不利局面,還是得從大隋入手,如果吐蕃娶一個國勢不利的李唐公主回去,不但起不到威懾內外之敵的作用,反而會加快吐蕃的分裂,因為隋唐是敵人,你吐蕃娶了李唐的公主,不就是隋朝的敵人嗎?陳兵邊境就變得理所當然了,這樣一來,不說周邊國家落井下石,便是不甘臣服在朗日贊普之下的原本各部落,也會紛紛聯絡大隋,起兵鬧事。
正因有著種種顧慮,所以朗日贊普不敢聯絡李淵。
祿東贊是一名智者,知道大隋公主到了吐蕃之後,不僅實惠無窮,還是一尊有形的神明,是以明知大隋國魂、國格,依然抱著萬一之心,當眾求親。只要楊侗答應和親了,然後就順勢裝可憐,說雪域高願苦寒,怕委屈了尊貴的大隋公主,請求聖人可汗派遣農夫、工匠、醫者、眾多書籍,和大量錢財賞賜作為嫁妝。讓公主在吐蕃過上美好的生活。
“白日做夢!”楊侗望著滿臉誠懇的祿東贊,淡淡的回了四字,接著說道:“‘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我大隋國魂、脊樑。這一次,朕就不計較了,以後誰敢提親,朕滅了他的國家。”
祿東贊聞言,腦海一片空白。
所有算計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