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必要騙你,皮毛只是路過李密之地的掩飾,若非天色已暗,我都直接去見你們大將軍了。”
“皮毛在歷陽少見,所以我們懷疑是李密探子,沒想到竟然是隋使,得罪了。”校尉拱手道。
“無妨!”張宣索性道,“如果可以的話,我想現在去見你們大將軍。”
校尉連忙躬身道:“請使者隨我們去大將軍府!”
“稍等!”張宣命人取來文書包,跟隨杜軍士兵前去見杜伏威
杜伏威曾自封大將軍,所以士兵都稱他為大將軍。
他雖是江淮第一霸主,但實際上還很年輕,今年只有三十三歲,長得極是雄壯,給人一種粗枝大葉的感覺。
他和輔公祏南下創業,經過數年拼殺,也終於闖出了一番事業,佔據沃野千里之地,人口高達數百萬,擁有十五萬精銳的江淮軍,實力比起中原的王世充並不弱,若是算上人口底蘊,以及戰爭潛力,王世充還遠不如他強。
只不過杜伏威並沒有自立為帝、角逐中原的打算,於是成為眾多勢力拉攏的物件,最先拉攏他的是宇文化及,封他為歷陽太守,宇文化及的吝嗇卻激怒了杜伏威,他立刻投降了洛陽皇泰帝楊侗,皇泰帝封他為楚王,兼淮南六郡兵馬大總管,出手比宇文化及大方得多。
但過不了多久,楊倓就被王世充謀朝竄位了,他所效忠的南隋王朝自此消失。
這些日子,不僅王世充派使者來拉攏,甚至連李淵也派使者前來遊說,希望他能投降唐朝,李唐開出的條件極其優厚,打算封他東南道行臺尚書令、江淮軍事大總管、上柱國,加封楚王
但杜伏威卻處於猶豫之中,因為如今的天下局勢已經逐漸了明朗起來,將來統一天下者要麼是大隋楊侗、要麼是李唐李淵,至於王世充、竇建德、蕭銑之流他也看不上。
相對來說,他更看好壓著李淵和突厥揍的大隋王朝,但是縱橫捭闔的大隋王朝一直沒有理會過他們,如果接受李淵招降吧,又怕李淵承受不了大隋王朝的威力,到那時候恐怕也跟著李淵遭殃,所以他一直處於猶豫之中,前兩天,他和輔公祏甚至還打算派人去鄴城探探大隋聖武帝對他們的態度。
此時,他正在房間內批示各郡上奏文書,一名侍衛在門口稟報道:“啟稟大將軍,北城查獲一名來自北方的皮毛商人,來人自稱是隋朝特使。”
杜伏威‘啊’的一聲,又驚又喜的站了起來,隋朝不負他之所盼,果然還是派特使來了,他連忙道:“快將大隋使者請到驛館休息,要以禮相待。”
“喏。”侍衛匆匆離去了。
杜伏威激動難平,雖然他沒有立刻投降大隋王朝的意思,但隋者的到來使他有了更大選擇,可以從容在隋唐之間考慮自己的前途,想了想,又令人將輔公祏請了來。
不大一會兒,一名四十多歲的大漢快步走到了進來,這名大漢便是杜伏威的親密戰友輔公祏,他在路上已經聽說隋使到來,便匆匆趕來。
儘管兩人私交情同兄弟,但在權力劃分上杜伏威是主、輔公祏是副。沒人在時,杜伏威會稱輔公祏為大哥,但有外人時,他和眾人一樣稱輔公祏為二將軍。
“大哥請坐。”杜伏威親切的說道。
輔公祏走進房間:“聽說隋使來了?這麼快就談好了?”
“沒有。”杜伏威搖了搖頭,道:“我讓他們先到驛館休息,想先聽聽大哥的意見。”
輔公祏笑著入座。
兩人在前途問題上的分歧很大,輔公祏反對投靠他人,當初之所以贊成投降皇泰帝楊倓,是因為楊倓太弱,控制不了他們,而他們卻可以借楊倓的冊封,從草寇變成官員,道理就跟李密接受魏王之封一樣,他們都需要名正言順。
但現在則不一樣了,不管是大隋還是李唐,都是勢力強大的諸侯,不管他們投降任何一人,都會遭受實際控制,如果反悔就會給對方殲滅的口實,所以輔公祏非常謹慎,他希望杜伏威拒絕任何人的招攬,效全力南下,創立一番基業。
待到天下徹底明朗再做決定,如果隋唐和李密誰也奈何不了誰,則主張仿效三國東吳,於南方自立一國,畢竟他們有自立的天然條件,又何必去受人窩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