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全都點頭。
楊侗失笑道:“那是王妃她們將我平時練字用的作品整理成冊,是給我的一份禮物,大家都不必當真!你們家境並不算好,莫要因為那是我楊侗的東西跟風購買,一切要從自己的承受能力考慮。”
“多謝殿下。”眾人感激道。
“請繼續!”楊侗向那名士子說道。
“喏!”那名士子道:“殿下的詩賦文章臣皆有精讀,任何一首詩、一篇文章,都是千古名作。”
楊侗微微一笑,諸多神人的神作,能不是千古名作嗎?
“臣要說的是,殿下自己是文人中皇帝!可為何,不管是科考題目,還是培訓班所授課程皆以治理地方為主呢?臣不是說治國之道不好,但治國之道並非是所學的全部,然則殿下何以只以治國量才呢?”
“這個問題問得相當好。”
楊侗先是稱讚了一句,接著說道:“其他學問也很重要,但我以為人生有限、學海無涯,一個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官員的使命是治理一方百姓,所以除了治理國家之外的其他學識都是次要的,而百姓呢?他們關心的是一日三餐、吃飽穿暖,關心的是地方官員能不能帶領大家致富,百姓連字都不認識,你跟他們講四書五經等玄奧經學,他們也不懂!說到這裡,我反問大家一句:諸位以為聖賢之書能令百姓安康,豐衣足食嗎?”
“這……卻是不能,但聖賢之學在與教化,而非……”那士子想要解釋,卻被楊侗生生打斷了。
“聖賢之道能教化百姓不假,但我要再次強調一下:官員的首要任務是讓一方安泰、百姓殷富,若連飯都吃不飽,又有誰願意聽聖賢之學?”
楊侗威嚴的目光看向眾人,沉聲道:“聖賢之道、詩琴書畫可以讓人修身養性不假,但為官之道,卻要為百姓做實事、為朝廷分憂,尤其是時逢亂世,我需要的是能夠治理天下的人才,而非誇誇其談的空談之輩,所以大隋官員一律以務實為主。”
“臣受教!”那名士子不再多言,躬身一禮之後,退回佇列。
“百姓確實需要聖賢之道、詩琴書畫,可那是解決溫飽、家有餘糧閒錢、認識文字之後,他們才考慮的事情。百姓需要什麼,我說的不算,你們說的也不算,只有百姓自己說了算。我認為諸位到任之後,第一件事不是考慮如何如何當好一地之官,而是以平民百姓的身份走訪民間,詢問百姓的意見,只有聽到百姓心聲,諸位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聽多了,自然就豁然貫通。諸位千萬要記住:坐在官衙之內,是治理不好地方,是當不好官員的,所以,諸位必須走出去聆聽百姓的聲音!”
“喏!”眾人躬身應命。
“殿下,臣亦有一問。”另一人出列躬身道。
“請問!”楊侗點頭道。
“據臣所知,此番我大隋收復五郡,並拿下了明月郡,一共加起來不過是六個郡。按理說,不需要這麼多人才對啊。”
“三個方面:一、文武二帝時期,我大隋官制是任期三年,不得在當地連任,然路程遙遠的地方,官員一來一回,幾乎有一年時間花在路上,因此我將任期改成了五年一任,但是為了考慮到能力問題,所以每名官員都有一年實習期,合格了才能接著將本職當滿,否則便撤職。而涼州等地比較遠,若是有人因不合格被撤職了,該職便會長期閒置,一個地方缺少官員肯定不行,故而一次投入了兩倍官員;
二、絲綢之路一旦開啟,往來的各國商旅將會連綿不絕,在行商途中難免發生糾紛,這就需要我朝官員出面調解;
三、我大隋以後會在西域諸國各駐三名正副使節,這些使節將代表我大隋與各國及時溝通,為我大隋牟取益處。我讓你們在絲綢之路上與胡商溝通,真實用意是讓你們得到鍛鍊,為以後進駐西域各國積累經驗,到時,各國使節將從你們之中選拔出來,期限依舊是五年,期滿回國。”楊侗微笑著看著群臣。
此言一出,滿朝譁然。
下一刻,所有人都激動了。
張騫、班超出使西域,他們的偉大事蹟至今依舊津津樂道,而如今,楊侗卻給了他們一個名垂青史的機會,這也讓大家有了更崇高的奮鬥目標,一個二個都異常興奮。
“諸位若是還有疑問,不妨一一講來。我都會給諸位一個滿意的答覆。”楊侗微笑的看著眾人。
一群人紛紛搖頭,之前的兩點,便是他們最在意的兩點,前者是長期之不解,而後者則是未來,如今楊侗都給出瞭解釋,心中的疑慮也就消除。
楊侗見狀,朗聲道:“張掖、敦煌、伊吾、鄯善、且末、明月六郡偏遠,但各地都有開發的價值和潛力。所以,我要將之一一合理的利用起來。雖說環境也相當惡劣,卻也是建功立業、證明自己的好地方。若能將一個荒蕪之縣富足起來,其功勳要遠比治理富足之縣功勳大,也更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因為富足之地只需按部就班即可,就算治理得再好,其潛力也早已窮盡,體現不出你們自己的價值和才能。將夠將偏遠之地治理好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也才是我真正需要的棟樑之才,我認為這些地方是一塊上好的磨刀石,這未來的五年中,諸位就在邊地好生證明自己,望諸君共勉。”
“臣等必不負殿下所託!”眾人連忙躬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