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主妹妹從少莊主那裡碰了一鼻子的灰,想要來找林鳶談心,誰知道竟然被宮女告知林鳶不在宮中,閣主妹妹只好自己一個人悶悶不樂地來到了湖邊。
“壞人,壞人,大壞蛋。”閣主妹妹的從地上撿了一些石子,不停的向湖中打去,嘴裡還振振有詞,撒了一通氣後閣主妹妹這才轉身回到自己的殿中。
這邊的林鳶出了宮後躲開閣主派來的暗衛,從京城密探處得知趙昀即將要進宮的訊息。
驚喜之餘卻又擔憂他的安危,畢竟現在的局勢還不穩,他們的實力還不強大,若是真的與閣主對起來,恐怕不會是他的對手。
“趙昀難道沒有想過後果嗎?”林鳶將心中的擔憂說了出來。
那個密探安慰著林鳶:“姑娘您請放心,既然主子要來到京城,想必一定是做好了打算。”
“現在局勢還不穩,務必一切要小心應付。”林鳶叮囑了幾句後便匆匆離開了,生怕再耽擱一會兒後被閣主的人發現。
察覺到閣主派來的暗衛跟上自己以後,林鳶這才向自己的酒樓走去。
此時此刻的皇宮中,閣主面無表情地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面爭吵不休的大臣們。
聽了許久也不見他們有個答案,最終閣主陰著臉咳了咳:“諸位大臣可有好謀劃了?”
“啟稟皇上,臣覺得開放糧倉這法子固然很好,不過臣以為邊疆地區過於遙遠,一路上難免會出現意外,所以應該在邊疆地區籌集糧食。”
“李大人這話說的就不對了,邊疆的戰士沒有糧食支撐難以熬過去,那邊疆的百姓們呢?他們也是活生生的人。”
“劉大人這話說得極是,邊疆的百姓們本就因為常年的戰亂而恐慌,若是真的從百姓中籌集糧食,那百姓們不就叫苦連天了嗎?”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閣主依舊是始終不出聲,就在大臣們談論的時候,閣主忽然發現站在一邊的戶部尚書由始至終都沒有說過一句話。
於是他挑起眉,好奇的看著默不作聲的戶部尚書,“不知戶部尚書對籌集軍餉這件事可有什麼想法?”
聽到自己被皇上點名,站在一邊的戶部尚書有些不敢相信的抬起了頭,自從上次的事情發生以後,皇上雖然沒有革了他的職,但是卻明裡暗裡的架空了他的權利。
如今皇上這麼一問戶部尚書,戶部尚書竟然覺得自己有些惶恐,但他還是不卑不亢的站了出來,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啟稟皇上,臣以為籌集糧食的事情完全可以在全國徵集,捐糧食多的人可以給一個小官做做,臣相信不出三日,將士們所需要的糧食就會充裕。”
閣主手指有一下沒一下的敲著桌面,眼眸掃了一眼下方的大臣們,見他們竟出奇的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嘴角扯出一抹笑容來。
“如果戶部尚書的話眾卿都認可,那便這樣做吧!”
眾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沒想到戶部尚書會提出這樣的法子,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
聽到皇上馬上就要拍案確定戶部尚書的法子,之前爭論最厲害的李大人又站了出來:“皇上此事萬萬行不通,如果捐糧食就會給一個小官,恐怕大臣們會有所不滿,這樣做如何對得起那些埋頭苦讀的學子們?”
閣主聽到李大人的話,沒有過多的惱怒,反而是扯出一抹冷笑:“那麼依照李大人來看,就應該先棄邊疆的百姓們於不顧嗎?”
“臣……。”閣主的指責讓李大人無話反駁,要知道上方可是個愛民如子的皇上,倘若真的從邊疆百姓中籌集糧食,那麼邊疆的百姓就不會效忠於皇上,江山也就岌岌可危。
“無話可說便閉上嘴,其他人可還有異議?”閣主凌厲的眼神掃了掃下方的大臣們,見他們因為自己剛剛的氣焰而被嚇得不出聲後,最終決定了戶部尚書的法子。
“好,既然愛卿們沒有異議,那便按照戶部尚書的想法去即刻實行。”閣主立刻讓人擬了聖旨吩咐了下去。
“戶部尚書籌集軍餉功不可沒,賞賜黃金百兩,綢緞百匹。”
戶部尚書連忙跪下畢恭畢敬的謝恩,閣主又怎麼會不知道最近的姜家,變得很是謙遜有禮,沒有了以往囂張的氣焰,自然要重使用者部尚書了。
此時此景眾大臣若是再不明白閣主的想法,那他們枉為這麼多年的臣子了。
退了朝以後,戶部尚書很快就被大臣們圍了起來,眾人又不是傻子,又怎麼會看不出戶部尚書如今深得皇上喜愛呢!
姜家在朝中恢復了以往的地位,自然少不了其他人的來往恭賀,只不過這其中摻雜著多少的利益就不得而知了。
透過這件事姜子軒自然也看清了許多人的嘴臉,之前那些將他拒之門外的公子哥又紛紛來巴結他。
“姜兄,最近可好?真是不巧,前幾日偶感風寒,姜兄來府的時候,我正在別苑休養,還希望姜兄不要放在心上。”
“是啊,那幾日我也湊巧不在家,等下人來報的時候早已經不見了姜兄的蹤影,定是那些個不懂事的下人,不認識姜兄,待我回去以後好好替姜兄出這口惡氣。”
眾人七嘴八舌的說著,姜子軒臉上沒有過多的神情,等他們說完了以後,他這才以今日不得空為由打發了那些個迫切巴結他們姜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