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太監將丞相和趙昀鬧不和的事情說的條條生動,可到底御書房裡面的情況,他並未親眼所見,國師也未曾完全相信。
"所謂眼見為實,容易被表象所迷惑的人,可不是能幹成大事的!"國師看的還算是透徹。
不過,在得知他們有初步的不愉快之後,心中也算是有了一杆稱。最終確認下來,只需要明日在朝堂之上便可以見分曉了!
然而,第二日上朝,國師被皇上特許站在身邊旁聽。
如此重要顯眼的職位,便可以說明國師身份尊貴,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
不過,這也不過是趙昀為了安撫一下那些群臣,同樣也讓國師放鬆警惕,所以才特許的行為。
國師在朝堂之上一言不發,趙昀提及關於賑災百姓的事情,卻受到了丞相的極力反對,說那些百姓乃是從其他國家過來的亂民,不值得救濟,應該驅逐!
兩個人因此各持己見,很顯然是鬧上的不愉快。國師旁觀者清,自然將這一切看的分明,在關鍵時刻提了一下意見。
"皇上,國家不是收容所,若是對所有外來的難民都一視同仁,恐怕會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與其無窮無盡的救濟,倒不如讓他們再投國籍,以農耕作為報酬來回報國家,同樣還獲得了一方的恩澤,豈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果實這番話,既同意救濟災民,又解決了丞相反對就其外來災民的想法,大約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聽到國師這麼說,其他的群臣都不由得露出了讚揚的目光,也紛紛的附和國師的話。
趙昀也沒有想到,這個國師倒並非是徒有其表,還真的有幾滴真才實學在裡邊。看在的確是個有用的方法,便下令同意了。
下朝之後,國師並沒有著急離開飯,而是在宮門外站著,直到看到了丞相,這才擋住了他的去路。
"丞相大人,看起來氣色不太好,難不成還在因為剛才的事情而生氣呢?"國師很會揣摩人心,一語便道破了丞相此刻的心事。
丞相看了看面前的國師,象徵性地行了個禮,卻並沒有打算和他交流的意思。
"丞相難道就不覺得,皇上根本就不注重大家的想法,太過於固執己見了嗎?"國師看著他要走,又故意將聲音放高了幾分,拿出趙昀來說事。
經過剛才朝堂上的一件事情,國師也算是看的分明,這兩個人是真的吵架了,她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鑽空子的機會。
聽到國師這麼說,丞相果然止住了腳步,心中那份懊惱的氣越來越大,卻還是強壓住怒火,理智性的轉過頭問道:"你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國師沒想到丞相到是個直爽機智之人,也就懶得和他拐彎抹角,直言道:"我知道丞相大人和皇上有些意見不合,不如我們合作,日後我在朝堂上幫襯你,以後你也幫幫我?"
這話裡話外的意思是再明顯不過了,不就相當於官員之間的結黨營私,互相拉攏嗎?
丞相微微一愣,沒有想到這國師居然如此大膽,哪怕是自己和皇上鬧不和,她也沒有必要把話說的這麼明確吧?
果然,這權利大就是不一樣!
想了想,丞相併沒有立刻答應下來,而是故作猶豫的說道:"這件事情容我再考慮一番吧。"
說完,也不敢再多做停留。
林鳶自從回到宮中之後,那去邊比平日裡少了許多,也不能出宮遊玩,只能漫無目的的遊走在皇宮,時不時打聽一些關於朝堂或者說趙昀的事情。
林鳶坐在石凳子上,聽著旁邊的小太監一五一十的彙報著,直到說出關於丞相和皇上鬧不和的事情後,林鳶才微微有所動容,忍不住意外的抬起頭看了太監一眼,問道:"你說皇上和丞相鬧不和了?"
太監沒想到她會突然這麼問,便連忙點了點頭,又將事情具體化了幾分。
聞言,林鳶這內心不由得多了幾分不安,如今丞相也算是朝廷中的大人物,趙昀應當跟他搞好關係才是,怎麼還會鬧起不和?
想來,趙昀也不是那種不分大體的人啊,除非是丞相真的做了什麼讓他特別生氣的事情。
想著,林鳶將這件事情默默地記在了心中,也懶得再聽太監說接下來的事情。
等到晚上,趙昀結束了一天繁忙的政務之後,這才抽出了時間來陪林鳶,卻看林鳶這臉色似乎不太好,感覺比自己心事還多呢!
"我的愛妃,這又是誰欺負你了呀?"趙昀輕輕地摟住林鳶的肩膀,小心翼翼的呵護著,語氣中是滿滿的寵溺。
林鳶聞言,抬起頭看了一眼趙昀,這個男人是真的很會藏事情,有什麼東西都埋在心裡不表現出來,可這內心估計憋的難受的慌吧。
想著。林鳶還是深深吸了一口氣,鼓起勇氣的說道:"丞相和你在朝堂上唱反調的事情我都聽說了,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丞相畢竟也是一心為國為民,總歸是不會抱有壞心思的。"
實際上,林鳶想說,趙昀眼下應該和丞相處理好關係,拉攏朝臣共同對付國師才是。
不過,想著他身為一國君主,這點道理又豈用女人來教?說出來未免也太照看他了吧?
趙昀聽到她這麼說,才明白原來林鳶這愁的地方原來是來自於自己,確實沒忍住輕笑了兩聲:"你就放心吧,我都說了自然會有分寸。倒是你,該操心一下,什麼時候才能給我正添個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