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林鳶還挺擔心會出現暴亂情況的,畢竟這慶民縣被朝廷冷落了差不多一個月。可等她和趙昀進了城才發現,經過差不多一個月的瘟疫荼毒,這座城已經死氣沉沉,就算有暴徒,此時也沒有那個心思掙扎折騰了。
慶民縣現在沒有縣令,最大的官就是一個縣丞,導致皇上來了,一早上就在城門裡恭候著。
縣丞帶著縣衙裡沒得病的上下行了大禮了,然後就開始彙報城內的情況。
據縣丞收集的訊息得知,瘟疫最開始是在一個小孩身上出現的,那個小孩忽然發熱咳嗽,他的家人以為他只是普通的病了,就去找大夫開了藥,可誰知幾副藥吃下去卻不見好,反而越來越嚴重,那家人就覺得是大夫坑人,於是抱著小孩來衙門將那大夫告了,可當時老縣令急著告老還鄉,也不請其他大夫來驗看,直接就打了原來的那個看病大夫板子,讓賠了藥錢,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後來縣令走了,那個小孩一家跟大夫的紛爭卻沒有斷,因為那個小孩沒幾天就全身枯竭身死了。
再之後,小孩的家人也病倒了,一家人沒多久就全死了,連屍體都是鄰居幫埋的。
剛開始大家沒有往瘟疫的方向想,只當是那個被打了板子又被罰錢的大夫偷偷給那一家人下藥了,直到後來越來越多人開始患病,因為症狀一樣,大家也慢慢想到這是瘟疫了。
縣丞得知是瘟疫後,第一時間就寫了摺子上傳,可他畢竟官小,他的摺子一層一層網上遞,中間少不得有對此事不屑的昏庸官員,這摺子就一直耽擱著。
摺子遞出去後,縣丞就下令封鎖了城門,避免瘟疫擴散到其他地方去,為此他還險些被當時的暴民殺害,好在縣衙裡的人都不是吃素的,而且很仰仗維護縣丞,沒讓那些暴民得手。後來太多人染病,也沒人有那個精力鬧騰了。
之後,縣丞又說了城內大概的死亡人數以及感染的人數。聽了縣丞的彙報,林鳶才知道這城裡除了瘟疫死的人最多之外,還有不少是餓死的、自殺的、以及暴亂時被打死的。
之所以餓死,就是因為剛開始封城的時候,城裡起了暴亂,燒殺搶掠都不少,有些家裡的大人都病了,小孩沒人管,也就餓死了。
後來封城的時間救了,大家都失去了希望,就每天混吃等死,當然也有不少惡徒趁機作惡,不過終究成不了氣候。
縣丞彙報完情況,又帶著他們走訪各醫館,檢視病情。
晚上回來之後,趙昀和林鳶的臉色都不太好,地下的太醫和大臣各個都素手無策,而且面露懼色,原本沒看到患病的人還好,可看到那些人因為瘟疫而逐漸消瘦沒了人樣的病患之後,太醫們怎麼也無法淡定了。
趙昀回來後就開始跟幾個跟隨一起來的大臣和太醫一起商討,林鳶偷偷躲在屏風後面聽。
只聽見屏風外一陣跪下的聲音,然後就聽聽到趙昀問:“林愛卿,你可看清楚是何種瘟疫?”
林太醫:“回陛下,恕臣無能,並未看出是何種瘟疫,但依臣之見,此處的瘟疫過於兇猛,短短一月不到,竟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人染病,以這種傳染的速度,如果不盡早將瘟疫扼殺,將會後患無窮。”
其他大臣也跟著附議。
林鳶越聽越生氣,這些人竟然見這裡的瘟疫如此嚴重之後,就想退縮,甚至建議趙昀棄城,直接防火燒城,避免瘟疫擴散傳出,只因為太醫束手無策一時沒有救治的辦法。
說什麼為了江山社稷著想,為了趙昀為了整個皇族著想,簡直放屁!
林鳶沒看見他們的表情,卻能猜得出他們那虛偽、貪生怕死的本性!
明明就是自己怕死,非要冠上為了社稷為了他人的大義。
林鳶為他們的這種行為感到可恥。她真想從屏風後面衝出去將那些大臣狠狠打醒,可她沒有,因為她想知道趙昀是怎麼想的,如果趙昀也覺得慶民縣沒救了,想要直接放火燒城,那她林鳶就當自己眼睛瞎了,心也瞎了,從此以後跟趙昀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幸好接下來趙昀的決定並沒有讓林鳶失望,趙昀非但沒有聽那些大臣和太醫的話燒城撤退回京,反而將那些太醫和大臣狠狠訓斥了一頓,還要罰他們一年的奉新。
等太醫和大臣都出去了,林鳶才從屏風後面走出。
她欣賞地拍了拍趙昀的肩膀:“可以啊小趙子,我剛才差點就以為你會聽他們的話,害怕得直接當縮頭烏龜,退回京城呢。”
趙昀寵溺地拉過林鳶的手,稍微一用力,就將人拽入了自己的懷中:“難道在鳶兒你的眼裡,朕就是那樣無情無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