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縣沉聲問道:“原畫何在?”
程三奇遲疑了一會兒之後,走到書櫃取了一卷畫。
知縣開啟一看,畫的內容和屏風上面基本完全相同,唯一有一處不同的就是第四幅畫中,金簪變成了一支匕首,直插入慧娘胸口!
更加重大的發現就是,從墨汁新舊程度可以看出,匕首是近期被人塗改上去的。
知縣大人大喝一聲:“還不認罪?”
程三奇抬起頭:“大人,小民自首便已認過罪了啊。”
知縣冷哼一聲:“你這個刁鑽狡詐之徒,還想在此狡辯!你所認的,不過是癲狂發作,誤殺慧娘!如果本官推斷不錯,這根本就是蓄意謀殺!”
程三奇訝異地說:“大人何出此言?”
知縣指著被塗改過的畫說道:
“證據就在這裡。
若真是誤殺,這畫中金簪為何改為匕首?
據你之前供述,你醒過來看見慧娘死了,立即驚慌失措大叫起來,丫環等人馬上跑進房來。
然後立即去官府自首。也就是說,慧娘遇害後沒有時間改畫。
這就證明,此畫在慧娘遇害之前便已經被人改過!
而這幅畫並非名畫珍品,除了對你夫妻二人有特殊意義外,對其他人半點用處都沒有。除了處心積慮的兇手,誰會這麼缺德去做這種改動!
因此,本官推斷,你先是對慧娘不滿在前,於是在畫中做此改動,以洩私憤。
昨夜更是借酒裝瘋,趁慧娘不備,猛地持匕首將其一刀致命。
這也解釋了為何外面的丫環一無所知。
如果慧娘有防備,或是兩人發生口角的話,丫環不可能不知道。”
程三奇叫道:“冤枉啊!慧娘對我這麼好,我有什麼理由要去殺她啊?”
知縣冷哼一聲:“你是想說你沒有殺人動機嗎?解釋還是在這第四幅畫中!”說完便解釋起來。
雖然慧娘賢惠,還曾主動要程三奇納妾,以傳宗接代。但程三奇對於畫中的內容已深信不疑,他認為按照畫中的軌跡,自己就是和慧娘一直這麼下去。求子心切的程三奇想到,要想改變這一切,只有慧娘死了,再重新娶妻納妾,才能得到兒子。
於是,就苦心密謀了這一切。
最後一個關於殺人動機的疑問自此也解開了。
程三奇臉色蒼白:“罷了罷了,這樣也好。知縣大人當真是明鏡高懸啊,我認了。事實就是大人說的這樣。”
自此,真相似乎水落石出了。
但重新將程三奇押回縣衙大堂,知縣判決之時,怪事又發生了。
淨心鏡不僅沒塵埃落去,相反又蒙了一層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