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國,只要是跟父母孩子有關的,肯定有人說:這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父母虐待孩子?那叫做‘教育不當’,本意是愛孩子的。。。。。。
啊呸!其實很多時候就是為了發洩而已。在漢國想要體驗一下做皇帝的感覺那是特別的簡單。只要生個孩子就行,想怎麼對待都行。社會上的道德輿論和文化傳承也都說:父母怎麼做都是為了愛你,這特麼的不是扯淡。
說白了這就是控制慾的體現。
哦,生個孩子就可以對另外一個生命完全掌控?告訴孩子要‘聽話’‘孝順’,這樣的所謂優秀品格,說白了也就是以愛之名精神控制孩子而已。
在臭名昭著裡的PUA學裡,有一種方法就是教給男孩子如何透過打壓女孩讓對方自卑,從而被調教馴服。大家在看什麼‘北都大學生遇到PUA男自殺’‘武漢大學法學女博士被PUA’之類的新聞會發現這些新聞的共同點就是那些男人都是用這種讓女孩自卑的方式控制女孩。而這就和漢國家庭最常見的‘別人家的孩子’其實是完全一樣的。漢國式教育子女的方式總是在否定和打擊孩子,告訴孩子哪裡差,哪裡做的不夠好。他們也不會告訴你該怎麼做,只是設立一個終極目標放在那裡:你做到了,就是好孩子,你做不到,就是垃圾!
都說漢國人走出去有自卑感,現在到處都是舔狗。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大,孩子怎麼可能不自卑?
還記得小時候,老媽每次看到電視上有小朋友表演節目都會滿是羨慕的說:“看看人家的孩子多有出息,這麼小就上電視了。”
當時楊萌聽這話聽得是腦袋都大了,懟了一句:“媽,你捨得花錢給我掏興趣班的錢讓我去上學我也能行啊!”
然後老媽給懟的沒話說,然後再也不說‘別人家的孩子’了,而是用出了更絕的絕招。
最絕的是什麼?就是讓孩子有愧疚感。
好吧,這也是臭名昭著的PUA學裡對付女孩的辦法。當人犯錯的時候,就用情感去指責對方,然後讓對方委屈、自責、害怕、愧疚等等。
漢國人為什麼喜歡道德綁架?因為從小都是在各種被道德綁架的環境中長大的!
“沒有你,我和你爸早就離婚了,根本不可能忍受到現在。。。。。。”
“爸爸媽媽這麼辛苦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你?”
“你不好好學習對得起爸爸媽媽每天起早貪黑的工作麼?”
“爸爸媽媽沒出息,沒法給你創造出那麼好的環境,但是現在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我們會把能給你的都給你!”
“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就是為了讓你有出息,看看你呢?”
“算了,我就當沒有養過你,等我老了我也不用指望你養,我自己去敬老院自己過。。。。。。”
這些話讓成年人去聽都是滿滿的負罪感!更何況還沒有長大的孩子?每一句話背後都是對對方更強烈的否定和指責!
這種用對方產生愧疚感來讓對方看到自己愛的方式,只會給孩子增加陰影和枷鎖!
而且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殘酷的定律,就是越是受過傷害的越容易被當成施暴者的目標,也就是漢國人說的‘禍不單行福無雙至’!
留意一下新聞,那些什麼校園凌霸事件裡,大多數的受害者都是那些在原生家庭裡被傷害的孩子,什麼單親家庭的孩子留守家庭的孩子特別多。她們被傷害後的性格使他們成為欺凌者傷害的目標。
更可怕的是:儘管每個孩子對這種生活都是深惡痛絕的,但是當他們長大後成為父母后,有很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曾經自己最討厭的人。
當然,這不是說孩子不該被教育。孩子的成長和父母的教育很關鍵,畢竟父母的人生經驗對楊萌的人生有很大的幫助,如果真不管自己按照楊萌自己的想法來成長,那楊萌小時候的夢想是什麼?是變身奧特曼拯救地球!
真那樣能行麼?
但是到了現在自己都奔三的人了還要這麼罵來罵去?楊萌是真接受不了了。
“澤特!去市區買個房子!大點兒的!咱們回市區住去!”楊萌道。
老媽一聽氣道:“什麼意思?反了你了?”
楊萌搖了搖頭:“我現在真懷念我在島上的三年。蛋蛋,我的好兒子,咱們走!”
說完他抱著兒子直接走了出去!
“這個混小子!”老媽氣的勃然大怒,看著身邊的龍西廂問道:“西廂,你看看這臭小子!我們做錯了麼?”
結果龍西廂點了點頭:“阿姨,叔叔,這事你們還真錯了!”
“啊?我們這是幫著你說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