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萌用翻譯機把這話翻譯給老闆後問道:“老闆,他說的對麼?”
結果那個老闆卻傻眼了:“你說什麼?農口尚彥大師釀造的清酒你拿來做酒蒸蛤蜊?”
楊萌問道:“農口尚彥是幹什麼的?”
老闆瞪大眼睛:“那是我們東瀛的‘酒神’!‘山廢釀酒法’就是他重新推動的。”
“山廢?”楊萌更糊塗的。
老闆解釋道:“是一種釀造清酒的傳統制法。製造酒麴過程中不新增乳酸菌,僅僅依靠空氣中的野生乳酸菌來發酵,非常耗時費力,而且一不小心酒麴就會全廢!但是這樣釀造出來的酒味道非常濃醇。老先生今年都快九十歲了,自己創造了一個酒廠叫做‘農口尚彥研究所’,規模很小但是產品供不應求。好的一瓶都能賣到三百萬日元!”
楊萌掰著手指頭算了一下:“我去,咱這不是一瓶酒就要十九萬?我說清如,你說用這個酒做酒蒸蛤蜊真的假的?”
“我騙過你麼?那個酒別看不好喝,但是做酒蒸蛤蜊味道是真的不錯!”張清如道。
楊萌眨了眨眼:“你說味道不怎麼好喝?你喝過?”
張清如想了一下:“嗯。我師父那裡應該還有幾瓶,他不喜歡喝清酒又不喜歡吃海鮮,所以一直留了下來。”
楊萌感嘆道:“我去,你們也太腐敗了吧?那麼貴的酒擺在那裡看?”
張清如壓低了聲音小聲道:“那是我大師兄帶回來的,咳咳,儘管沒說來歷,很有可能順回來的。他說了,順東瀛人的東西一點兒心理壓力都沒有。”
楊萌聽後樂了起來:“你們真行!雲龍還教出來這麼有個性的徒弟?我以為都是你這樣的木頭人呢!這傢伙我喜歡!”
張清如:“。。。。。。你如果不再說我是木頭人,我就回去幫你從我師傅那裡搞兩瓶農口尚彥的酒嚐嚐。”
“就這麼說定了!”楊萌吃了一個蛤蜊,腦子裡想的卻是另外的事情。
這個張清如現在倒是有點兒意思啊。他今天做的事情這麼一想都是有目的的:首先帶自己去國立博物館讓自己看看那些被搶走的文物,然後又說他大師兄從東瀛‘順’東西的事情。
這是什麼意思?讓自己也去‘順’東西?問題是‘順’什麼?
正如張清如說的那樣,那些漢國文物已經被入冊登記,就算心裡再不舒服,也不能否認那些東西已經實質上屬於東瀛。就算順回去又能如何?藏在家裡?只要拿出來讓東瀛知道那就肯定會被追回。。。。。。
那張清如到底想些什麼呢?
想不明白!
老闆忙的是不可開交:除了酒蒸蛤蜊外,兩人還在點了很多‘天婦羅’吃。
這‘天婦羅’說白了就是‘炸貨’。用麵糊包裹住食材炸著吃的都可以叫做‘天婦羅’。但是有一點兒很有意思,在一些漢國人眼裡,油炸食品是垃圾食品,但是‘天婦羅’就是健康食品。
至於理由麼,是因為‘天婦羅’講究用油。
東瀛人幹什麼都喜歡追求極致,天婦羅也是如此。他們製作天婦羅的時候對油的講究也到了極致,用什麼油、油的精煉程度都要有所講究。是用芝麻油還是橄欖油色拉油?炸不同的食材要用不同的油,而那些所謂的‘天婦羅大師’用的都是自己調製的混合油。
而且人家還會控制油溫,必須要一百八十度左右的溫度來炸,油炸的時間也會精確到秒,多炸五秒鐘都不行!
就衝著這講究的勁兒,誰敢說它是‘垃圾食品’?
拜託!說到底都是高熱量的油炸食品!和‘開封菜’‘金拱門’差不多的玩意。覺得好吃就吃,千萬別把它往‘健康食品’四個字上面靠,凡是這麼說的都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那種。
小吃攤的老闆是真的高興地不行了。如果天天都是這樣的客人多好?
漢國人吃東西和東瀛人真不一樣,漢國人吃東西講究‘吃好、喝好’,一定要吃的吃不下吃撐了為止,而東瀛人則很少會這樣,一般來說吃點兒意思意思不餓了就行。如果都是楊萌他們這樣的客人,那小吃攤老闆早就發了!
他們在這裡吃的爽快,有人掀起了簾子走了進來。
“歡迎光臨!”小吃攤老闆跟來人打著招呼。
結果進來的人卻直接伸手從楊萌面前的盤子裡拿了個炸蝦直接咬了一口:“唔,老闆的手藝果然好,這個天婦羅好吃極了!”
楊萌驚呆了,這怎麼還有人搶東西吃呢?
他回頭一看,呃,進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昨天那個喝醉的女孩。今天看她的樣子也喝了不少。
張清如皺眉問道:“楊萌,你認識她?”
楊萌剛想回答張清如,那個女孩卻又一把拿起了楊萌放在桌上的翻譯機,對著翻譯機道:“喂,你看到我態度怎麼這麼冷淡?你昨天對人家做了什麼事情不會忘了吧?”
張清如瞪大眼睛看著楊萌:“我靠,難怪昨天你不讓人跟著,原來是為了這個?”
楊萌也急了:“東西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我做什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