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暗自皺眉。
因為在武安侯府內,他並未展開劍道神意,卻沒想到大先生不請自來。
“林中客,你這樣闖進來,便是你儒門的禮數?”玄鑑道人語氣不留情面。
“玄鑑師叔見諒,”大先生拱了拱手,“陳逸小友剛剛回返京都府,我本不打算前來,奈何聖上和黃山道人倉促所託,我只得厚著臉皮登門拜訪。”
說著,他看向陳逸道:“還望小友勿怪。”
“既是聖上和黃山道長所託,本侯自是不會責怪大先生。”陳逸平淡的說道。
他帶著夏家人回返京都府,本就沒打算掩藏身形,被皇城內的魏皇、黃山道人和大先生等人覺察實屬正常。
只是聽到大先生這般說,陳逸心中難免更加不悅。
大先生搬出魏皇和黃山道人出來,多少有幾分以勢壓人的意味。
李輕舟同樣有些不悅,但是看到陳逸開口,他便暫時作罷,便跟著安撫玄鑑道人:
“師叔祖,不妨先聽一聽大先生的來意?”
玄鑑道人冷著臉,哼道:“有什麼話直說吧,朝堂之上的人對‘滅佛’如何安排?”
大先生心中一鬆,先前貿然前來的確莽撞了些。
但他也的確是受到魏皇和黃山道長所託,希望能夠得知陳逸在妖庭所為,以推演北邊的妖魔後續動向。
一念至此,大先生神色舒緩些許,說道:
“三位應該清楚佛門功德願力對妖魔、邪魔的剋制,那等威能是你我道、儒兩家修士所不及的。”
“因而‘滅佛’並非一日之功,也不能只因為‘大空佛子’浮沉與‘極淨天’的暗中謀劃就直接清繳全部佛門。”
“否則定然會引起魏朝十七州府動盪,更有甚者動搖氣運龍脈根本……”
玄鑑道人抬手打斷道:“國龍可有衰弱?”
“這個……”
大先生面露難色,所謂的‘國龍’便是魏皇先前在施展的那條金龍,其上威能就代表了整個大魏朝的氣運。
就因為如此,他不好妄議,畢竟那不僅牽扯魏皇一脈皇室宗親,還關係到大魏朝江山穩固。
玄鑑道人見他遲疑,哼道:“我太虛道宗乃是大魏朝建朝有功之‘臣’,與你儒門一樣!”
大先生面露苦笑:“道長勿怪,國龍關係重大,實在不便明說。”
不過他顯然忽略了,有時候“不便明說”也代表一種答案。
至少陳逸心中清楚,促使魏皇沒有下旨清理一切佛的緣由便在那條“國龍”。
氣運龍脈之說,的確玄妙。
“聖上打算如何‘徐徐圖之’?”
大先生看向他,語氣平和的說:“聖上打算在六部之外專門成立‘佛部’,以監管天下佛門。”
“只是監管?”
“當然還會有一應規矩,孔王爺正著手佈置。”
“孔王?”陳逸眼睛微眯,“他負責‘佛部’?”
孔王便是去西陸佛國取經,回返後成立大空寺的和尚,百多年前他便察覺到“大空佛子”異樣,自封在天牢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