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裡,京都府日子比往年好過一些。
除了前幾日下雪,讓長樂、永年兩縣都成了銀裝素裹,皇城內外卻依舊堂皇中正。
對那位高高在上的魏皇來說,各州府沒有天災人禍,邊境無戰事,就是最好的年月。
尤其北雄關外十萬大山裡的妖庭不南下扣關,那麼整個大魏朝的氣運只會蒸蒸日上。
連每日早朝,都沒有出現那麼多糟心事,讓魏皇煩憂。
“有事起奏,”劉高站在龍座之外的階梯下,扯著嗓子喊道:“無事退朝!”
“臣有奏。”
文臣上首,左相謝靜橫移幾步出列,神情嚴肅拱手道:
“前日,江南府有妖人禍亂,乃是拜神宗等一眾邪魔外道所為。”
“臣請奏聖上,即日起肅清江湖宗門,以正視聽!”
魏皇高高在上,身著紫金龍袍,頭戴鼎冠,看了看左右沉默的群臣,不由得笑了一聲。
拜神宗是拜神宗,江湖宗門是江湖宗門。
謝靜在話中玩了一手文字遊戲,倒是讓他想看看其餘人的反應。
“都說說看,謝相所言如何?”
話音剛落,文臣隊伍出列大半,紛紛附和謝靜的奏摺,請求朝堂出兵整肅江湖宗門,以揚魏朝威嚴。
但也有幾位武侯、國公持反對意見,尤其以鎮北王杜青和鎮南王公冶嘉鴻言辭最為激烈。
“宗門與邪魔外道不能混為一談,謝相所言,臣不敢苟同!”
杜青哼道:“要知往年北雄關外有戰事,宗門弟子多有援護,怎能因為拜神宗一家,便要針對所有宗門?”
“何況,如今朝堂諸臣家中都有後代拜在宗門學藝,若是對宗門……”
說到這裡,杜青頓了頓,目光看向文臣一脈,心下回過味兒來,話鋒急轉說道:
“如若將學府聖地、佛門諸寺、南蠻教等都納入宗門之列,我無意見。”
呵,怪不得文臣們對打壓宗門聖地這麼熱衷,合著他們的後代都在學府。
尤其是自從興武學府創辦後,最近兩年的勳貴子弟,都和第一批一樣。
文臣一系的後裔學成之後,就直接拜去幾大學府聖地。武侯勳貴、世家等都是選擇的宗門聖地。
簡單來講,左相謝靜要整肅江湖宗門,目的便是要打壓武將一系。
其心可誅!
旁邊的鎮南王公冶嘉鴻也想明白這點,立馬出列。
“臣附議。”
一眾武侯、國公也附和一起。
只要文臣說要整肅宗門,武將這裡就咬死學府也算是宗門聖地。
短短一炷香的時間,整個大殿就成了東西市的攤鋪,熱鬧非凡。
著實讓坐在上首的魏皇看了一場好戲。
不過見場面有失控跡象,他看了眼劉高,劉公公會意上前:“肅靜!”
魏皇這才笑道:“有爭議好啊,說明此事還需再觀察觀察。”
“不過鎮北王方才所言,甚合朕意。江湖宗門有好壞之分,的確不能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