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沁蕊腰間的玉佩瞬間化成六片半透明玉符飄浮在玉沁蕊身前,玉沁蕊玉手一揮,三片玉符直接向海族女王打去,原來玉沁蕊身上的玉佩就是她的武器。玉沁蕊看著海族女王,淡淡的說道:“有我在你,動不了我師弟。”
我看著被玉符震退以後,還要再衝過來海族女王,以及從四周不斷向我們聚集的海族士兵,我趕緊大聲說道:“大家都先等一下,蕊兒師姐先別動手!聆竹你控制著點寶瓏兒,千萬別讓她衝出去。”
我又朝著那些海族喊道:“各位,別往前走了,我們這有一個控制不住自己力量的,她殺人連她自己都不知道。敢問哪位是蓬萊閣顧閣主?”
海族女王不屑的說道:“哼!故弄玄虛!我倒要見識一下控制不住自己的到底是什麼樣子!”
只聽得顧驚濤喝道:“敖姬!老夫一直對你們海族百般忍讓,你不要得寸進尺!這裡是我的蓬萊閣,還輪不上別人在此指手畫腳!誰要是再敢在我的蓬萊閣惹起事端,休怪老夫不講情面!”
海族女王敖姬聽到顧驚濤的話微微一愣,雖心有不平,但還是收手了。說到底,敖姬並不是一個不知進退的人。
顧驚濤向前幾步,對我行禮說道:“老夫就是蓬萊閣閣主顧驚濤,崑崙派執令長老遊長老遠道而來,老夫有失遠迎,還望海涵。”
我見局面終於控制住了,寶瓏兒也將她手中的刀收了回去。我笑著對顧驚濤說道:“我們遠道而來叨擾閣主,是有要事與閣主相商,不知閣主能否讓我們坐下來詳談。”
顧驚濤說道:“這個不急,老夫想請問一下,你們帶來的那個孩子可是叫顧念?”
顧念本來就怕他姥姥,他長這麼大更是沒見過他姥姥發這麼大脾氣的樣子,所以他早就被嚇傻了,一直躲在玉聆竹的身後。
我笑著說道:“正是顧念,我們是在離碧瀾城四十里外的海岸邊發現他的,他說他想見閣主您,我們就順路把他帶來了。”
我走到顧念身邊,拍了拍顧念說道:“別愣著了,你離家出走不就是為了來這見爺爺、奶奶嗎?快過去吧!”
敖姬看著顧念跑向顧驚濤,顯然很焦急想上去把顧念搶過來,可是她還是控制住自己的衝動。敖姬朝我說道:“我們派出那麼多人去尋找念兒,你們來這一路上不可能不知道。你們不但沒把念兒交給他們,還一路避開他們,說!你們到底有什麼企圖!?”
我有些無奈的看著敖姬說道:“我是答應了顧念要親自把他帶到這裡,他才跟我走的,我不能言而無信啊。”
顧驚濤將顧念交給他妻子陳氏抱著,回頭說道:“好了,既然孩子找回來了,就不要再徒生事端了。”顧驚濤又看著我說道:“勞煩你們把我的孫子送回來,顧某在此謝過了,各位先請大殿說話吧。”
我示意時均他們先走,然後我走到一直躲在後面的王老大面前,將五十兩黃金放在他的手上說道:“王老大,辛苦你送我們這一趟了,你先回去吧。這五十兩黃金你收好,還有這船有了些損壞,你看我需要賠給那個船家多少錢合適?”
王老大回過神來說道:“啊?他這船不值幾個錢,您之前給他五兩黃金都夠買下這樣的十艘了。不行的話,我就從我這錢裡拿一些給他。只不過。。。”
我問道:“怎麼了?王老大,你有什麼話可以直說。”
王老大說道:“我能不能在這等你們辦完事,和你們一起回去啊?你們忙你們的,我就這岸邊等著就行。”
“你這是為什麼啊?沒必要啊。”我笑著說道
王老大說道:“我覺得跟你們回去最安全了,不然我怕我活著回不去啊,再說這船也需要簡單修修才能再下水。”
我回頭向正在一旁等我的蓬萊閣弟子問道:“我能不能麻煩你把這位帶我們來的船伕送回碧瀾城啊?”
那名弟子恭敬的說道:“遊師祖是蓬萊閣貴客,這點小事自然沒問題。”
我回頭對王老大說道:“聽到了吧?這下放心了吧,快回去吧,以後少喝點酒。”。。。
在蓬萊閣的大殿中眾人紛紛落座,顧驚濤向我們問道:“不知諸位不遠萬里來此,是有何要事?”
我鄭重的說道:“是這樣的顧閣主,近幾年魔道大有死灰復燃之勢。這些魔道的行動計劃周密、步步為營,而且已經在暗中佈局了很多年。我們之前與魔道聖心教有過幾次交手,但是其結果都不理想。所以,中洲六國七派決定在大禹國國都召開徵魔議會,邀請天下各大勢力一同參加。我們此行就是來請蓬萊閣出山參加徵魔議會。”
敖姬雖然身為海族並不知道我們幾個人的身份,但是聽到我們代表的是整個中洲的各大勢力,也不免倒吸一口涼氣。幸虧顧驚濤阻止的及時,要不然真要和這些人發生衝突的話,可能他們海族就真的要滅族了。
其實,所謂的海族女王只不過是一個統稱,在中洲大陸周圍的近海上有很多支海族。說白了,所謂海族無非只是規模大一些的部落罷了,而且每支海族中都有海王或女王。
顧驚濤聽完我的話,說道:“同為三大隱派,既然崑崙派和玉霜宮都出山了,我們蓬萊閣又怎麼能置身事外呢。再說,諸位有所不知,我的兒子和兒媳就是死在魔道之手,所以我們蓬萊閣與魔道勢不兩立!”
敖姬也說道:“剛才我們之間確實有所誤會,我一時情急還請各位見諒。顧閣主的兒媳就是我的女兒,所以這份殺女之仇我們海族一定要報。日後若是有什麼需要海族出力的,還請諸位知會一聲。”
我笑著說道:“剛才都是些小誤會,女王的心情我們能理解。既然如此,我們就先回去了,離議會之期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屆時恭候顧閣主以及蓬萊閣的諸位,到大禹國國都共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