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一番話,說得朱棣憂心忡忡的離去。
朱棣不得不重新思考,大明按照黃昏的時代商行這麼折騰下去,到底是好是壞,他說的那些改革,很多東西都讓朱棣感到恐懼。
現在停止還來得及。
不說全盤否定,至少否定那些讓朱棣感到恐懼的東西。
比如……
朱棣在回去的路上想了很久,發現黃昏現在做的事情,好像沒有讓自己恐懼的東西?
醫療改革帶來了糧食危機。
但紅薯的出現解決了。
火器提升……
這是大明受益,歷史上歷代君王最難啃的漠北,被自己一舉打下了韃靼,按照趨勢發展下去,兀良哈和瓦剌歸屬大明疆域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貨幣改革?
貨幣改革目前來說一切良好,因為用寶鈔取代金銀,現在大明境內的各項涉及到貨幣的事情,運作起來都方便了無數倍。
貌似也是好事。
農業改革?
推廣紅薯這些西洋作物,能解決糧食危機,這哪是朱棣恐懼的事情,更是他期待的事情。
仔細一算,朱棣恐懼的是教育改革和土地改革。
教育改革,牽扯到全天下讀書人的利益。
土地改革,牽扯到全天下的地主的利益。
這基本上就涉及到了整個大明高階階層的利益!
朱棣明白一個道理:皇權很大,但再大的皇權沒有讀書人和地主、世家這些高階階層的支援,改朝換代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所以朱棣有些恐懼。
在這兩件事上,他不敢相信黃昏,也不敢舉國之力去施行改革。
可是守成的話……
已經改革導致的人的改變,包括思想和經濟以及需求,都會和守成的經濟、思想和利益產生矛盾衝突,最終升級為階級的社會的衝突。
那一天……
朱棣想到這裡打了個寒顫。
會動亂!
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