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逐漸升高。
沒有溫度計,很難確定具體到了多少度,但依靠人力扇出來的火焰溫度,最高也就一千五六百度,這是常識。
劈啪!
一個硼砂配比較低的燒杯率先破裂。
老李嘆了口氣。
黃昏面不改色。
劈啪!
又一個燒杯破碎。
隨著火焰溫度越來越高,燒杯一個接一個破碎,當火焰溫度升到大概八百度左右,數十個燒杯已經只剩下三個。
老李已經絕望,嘆道:“果然是不可能的事啊。”
周圍站著的幾個長工竊竊私語,他們拿工錢辦事,至於東家想做什麼壓根不感興趣,倒有一點好奇,從沒見過琉璃工坊製作出琉璃器皿後,放在火焰上來檢驗的。
這不擺明了要失敗嘛。
琉璃哪能承受這麼高的溫度。
黃昏依然面不改色。
溫度繼續升高,接連三聲劈啪聲,最後的三個燒杯也破碎。
老李跌足長嘆。
黃昏拿起旁邊一張小桌子上的賬本,用自制的鵝毛筆沾上墨水,快速的紀錄著實驗結果,最後得出結論:石英石純度還是不夠,硼砂配比偏少。
第七次失敗之後,成功越來越近。
將老李拉到一旁,說了實驗後的總結,老李一臉難色,“這已經是最好的原材料了,硼砂的配比也極高,再高,恐怕就不好吹型了。”
黃昏搖頭,“這個問題必須克服,吹型這一關,你是專家,我相信你能解決。”
老李無奈點頭,“再試吧。”
反正黃昏有錢。
這玩意兒真是砸錢,僅是這一個月就砸了數十兩銀子,卻沒有得到一件成品,老李不關心黃昏做出來的東西是幹什麼用,他只是覺得這個工作似乎不可能達成。
黃昏又細細說了些工藝方面的建議,最後嘆道:“再試吧。”
燒瓶這類的必須要有。
要想搞工業,離不開化工,要做好化工,燒杯、燒瓶、鵝頸瓶、量筒這些也缺一不可。
這是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