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與朱棣的不和,估摸是分贓不均。
梅殷也是遲鈍。
你看朱棣給寧王朱權許的什麼諾言,朱權事後真敢和朱棣平分天下麼,還不老老實實被朱棣發配到荒涼之地去了。
所以自登基後,朱棣總是派人去夜查梅殷府邸。
又不是真的武俠玄幻,再厲害的人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何況去了那麼多次,梅殷很快知道朱棣在監視他,於是越發不爽,兩人之間的矛盾已經寫到了臉上。
朱棣看不順眼梅殷。
因為這妹夫不給他面子。
梅殷也看不慣朱棣。
因為大舅子不信任他,甚至無時不刻不想辦法把他這個妹夫給弄下臺,所以梅殷有充分足夠的理由對朱棣下黑手。
當這件事涉及到梅殷後,黃昏了然了真相。
上元大火這種大事,景清幹不出來。
只能是梅殷。
梅殷現在沒有兵權,但在朝中勢力並不弱,京營之中也還有他的心腹將領,所以上元大火那一夜,朱棣若應對失策,梅殷怕是已經帥兵殺入紫禁城,然後扶持朱文圭當皇帝,梅殷就能挾天子以令諸侯。
隱帝啊。
梅殷有這個實力,朱元璋曾誇他可為儒宗,其儒家成就極高。
但千萬別因此以為這貨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是正兒八經的儒將。
沒點能力,朱允炆敢給他四十萬兵馬?
可惜……
朱允炆遇見了個虎父犬子李景隆不夠,還遇見個見死不救的梅殷。
梅殷接下來會怎麼做?
黃昏絞盡腦汁,發現儲備的歷史知識中,關於梅殷的記憶不多,永樂年間,並沒有多少事情牽涉到他,這就讓人有些為難。
身為穿越者的優勢發揮不出來了。
而且很被動。
因為梅殷他們令人在滿城散佈謠言,說自己預測朱棣遷都之後會有天怒,這是擺明了利用自己阻止朱棣遷都。
黃昏沉思許久,決定改變策略。
不能再不變應萬變。
要主動出擊。
必須擊潰梅殷勢力,才能保證永樂盛世的到來,才有可能救下景清甚至更多的人,梅殷死不足惜,可他不應該拖著這麼多人陪葬。
黃昏正準備出門去求見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