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那一日後,朱高煦和朱高熾都極其安靜,也沒有傳來黃觀被捕的訊息,倒是蓮花橋平康坊外多了些錦衣衛的密探。
朱棣應該知道朱高煦見黃昏的事了。
並沒有發作。
畢竟朱棣還是更鐘愛二兒子多一些。
這段時日,應天城很亂。
死了很多人。
方孝孺最終的結局,夷族。
被車裂於聚寶門外,屍骨由方孝孺門生德慶侯廖永忠的孫子廖鏞、廖銘兩人收拾掩埋在聚寶門外的山上。
德慶候廖永忠早些年因為用了龍鳳之物僭制而被處死免爵——其實就是太祖朱元璋給孫子建文帝清除有威脅的老臣。
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友,一同赴刑場,賦詩一首而死。
妻子鄭氏及兩個兒子方中憲、方中愈事先自縊身亡,兩個女兒跳進秦淮河溺死。
方孝孺是一個敢於反抗強暴的人,他雖然死得很慘,卻很有價值,他的行為應該成為讀書人的楷模,為我們所懷念。
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殺人犯在殘殺第一個人時是最困難的,但只要開了先例,殺下去是很容易的。
永樂大帝朱棣,向世人展示出他兩張面孔中冷酷無情的那一面。
開始屠殺。
在靖難之戰讓朱棣吃了不少苦頭的鐵鉉,被割耳鼻後煮熟,塞入其本人口中,朱棣問他:“甘否?”
鐵鉉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
鐵鉉被凌遲,殺其子。
黃子澄,凌遲,滅三族。
齊泰,凌遲,滅三族。
練子寧,凌遲,滅族。
卓敬,凌遲,滅族。
陳迪,凌遲,殺其子。
此外,鐵鉉妻、女,方孝孺女,齊泰妻,黃子澄妹沒入教坊司為妓女。
同為文職奸臣的黃觀反而沒被提及。
事情終於告一段落,朱棣坐在了代表最高權力的大殿,這個大殿他並不陌生,以前他經常來磕頭朝拜,或是上貢祈憐。
但這次不同,他已經成為這裡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