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煊扭頭對郭子安道“那就照你的建議進行調整吧。”
郭子安卻根本不懂什麼叫“適可而止”,“得寸進尺”的看向羅青,問道
“加上後來遷入的流雲坊,五坊營地的坊民總數超過十萬了吧?
你們計劃安排多少人手北上?”
羅青道
“確切來說,五坊營地現有坊民十萬五千一百多名,經過討論後,我們計劃陸續安排六萬坊民北上。”
郭子安驚訝道“這麼多?”
羅青解釋道
“五坊營地現在駐紮在三通集附近的荒野之中。
雖然距離洙水古河道不遠,可只要河道一天不通水,那荒野就一天無法耕種。
他們呆在那裡,除了完善營地內的設施,並沒有什麼事情可做。
每天還要消耗大量存糧,坐吃山空。
以各坊手中存糧,以現在每日的消耗,堅持不到明年夏天,就要徹底告罄斷炊。
以現在的局面,明年也絕不可能有田地產出。
所有坊民現在都心慌得不行。”
說到這裡,羅青看了看耿煊,道
“這情況,幾家裡坊的坊主早就跟幫主反應過。
幫主就曾對他們保證,只要有坊民參與洙水古河道疏浚,不僅管飽飯。
每完成一個大工,還可兌換成銀錢或者糧食。
隨著這訊息在五坊營地傳開,根本不需要催促,超過八成坊民都提出了申請,想要參與工程。
考慮到實際情況,我們剔除了其中兩成,留下了六萬左右壯勞力。”
——裡坊之中,除了年紀特別大,特別小,以及身體天生孱弱、有疾之人,其他半大小子,以及五六十歲的老人,都會被算作正常勞動力。而這樣的勞動力,基本都會佔裡坊總人口的八成左右。
但洙水古河道疏浚這樣的工程,和正常的田間種地還是有很大區別,對體能的要求更高,非真正的壯勞力無法勝任。
聽了羅青的解釋,郭子安道“也就是說,現在這一萬人,還只是第一批,後續還有五萬人要北上?”
羅青頷首道“是,按照我們原來的計劃,每萬人做一批。
我們作為第一批,先將路線跑通,並定下沿途駐紮之地,讓後續隊伍,以及數量龐大的各類工具和物資,都能更加方便的北上。”
聽到這裡,郭子安忍不住搖頭,道
“按照這樣的計劃,只你們這六萬人,要盡數抵達,都要一兩個月的時間……這效率也太低了,時間都被浪費在了路上。”
忍不住一通感慨之後,郭子安看向耿煊,道
“蘇幫主,以這樣的效率,要想趕在下個雨季到來前完成主體工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聽了這話郭子安這話,耿煊也陷入了沉思。
原本,耿煊對於工期並沒有特別的要求,並沒有一定要趕在下個雨季到來前就將主體工程做完的執念。
所以,對於具體的人員和資源的排程問題,他也沒怎麼上心,全部交給羅青以及五坊營地的各坊主負責。
現在,被郭子安勾起了這方面的心思,他也不得不認真琢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