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搖頭道:“現在那裡太亂,幾位坐館也都無心教學,我也不想蹚這渾水,就回來躲幾天,避避風頭。”
對於耿煊這個冒昧登門的蹭飯人,他的反應很平淡。
既沒有表現出歡迎,也沒有表現出排斥,只當尋常事一般。
根據前身記憶,耿煊知道,這位陳家大郎並非針對自己,這就是他的性格。
在前身的記憶中,這個陳錚原本也是很開朗,甚至是孩子王一般的角色,後來隨著母親去世,便一下子沉默了很多。
再後來,隨著陳榮山把現在這位嬸子娶回家,於沉默之外又多了疏離。
自從進入近在咫尺的集市武館後,便在武館常住,每年歸家的次數屈指可數。
也正是從前身的記憶中知道這些,耿煊也就明白,他對自己的到來反應如此平淡,並非針對自己,實是性格使然。
除了對妹妹陳鈺特別些,他對誰都是這般。
有話就說,沒話就不說。
吃飯就悶頭吃飯。
耿煊也樂得當個認真的乾飯人。
沾了陳錚返家的光,飯菜頗為豐盛,而且,每一樣都做得精緻又可口。
飯罷,稍微有點吃撐的耿煊靠在椅子上消食。
對正在收拾碗筷的女子道:
“嬸子,今天吃了您做的飯,我都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辦了。
和您這手藝比起來,我做的就是豬食啊……不對,豬都不吃。”
女子一怔,心中苦笑,終究還是順了耿煊的意,笑道:
“你要不嫌棄,以後就在我家吃吧。”
耿煊“不好意思”道:“這……不會給您添麻煩吧?”
“不麻煩,反正都要做,多一人少一人並不影響什麼。”
“那好吧。”耿煊“勉為其難”的答應道。
女子點點頭,收拾好碗筷去廚房忙活了。
看著嬸子遠去,耿煊眼角餘光瞥見陳錚已起身往臥室走去,趕緊道:“陳哥,你現在有事嗎?”
陳錚停步,看向耿煊,問:“你有事?”
耿煊點頭道:“有些修煉上的事想要向您請教。”
雖然已經與陳榮山約好了晚上聊,但既然在武館接受過正規教育的陳家大郎在家,那也不必一定要等到晚上。
陳錚看耿煊的眼神也終於變得有些奇怪起來,似乎終於意識到面前這傢伙有點“冒昧”。
大家雖然是鄰居,父輩關係也不錯,可陳錚與前身耿煊之間還真的沒有任何交情。
不過,面對耿煊真誠的目光,陳錚也就怔了一下,便道:“跟我來吧。”
說著便帶耿煊去了後院。
耿煊當然知道,在與陳家的交往中,自己的許多行為真的有些過分,甚至可以說是沒臉沒皮沒教養。
但,這就是耿煊幾經思考之後做出的選擇。
陳榮山的幾次表現,給耿煊帶來了不少額外負擔。
為了琢磨清楚其背後的行為動機,燒掉了他不少的腦細胞。
最後,耿煊“頓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