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著盤龍玉柱的大殿上,油光可鑑的大理石地板跪伏著三名面容肅穆、氣質非凡的年輕男子。而立於他們兩側的,則是官袍加身,半弓著身子的文武百官。
此時,他們一同垂眸等待著漢白玉石階上,大冉王朝的開國皇帝勒如恆宣佈此次科考的前三甲。
大冉王朝開國兩年有餘,一切都還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先不說中央朝廷人才匱乏,就是各地縣官州臺也急需大量可用之人填充。
所以,從去年就開始的開科選才,到今日的上殿應試,一直都令當朝天子重視。
勒如恆端身坐在堂皇大氣的龍椅上,多年戰場廝殺和政權謀略,使他極為普通的相貌,無形之中滲透出了一股凌厲之氣,那深不見底的眼眸不過在大殿上輕輕一掃,眾人無不被震懾得收緊了喘出來的氣,繃緊全身不敢有絲毫妄動。
而他的右側,站著一位子午簪發,留三寸長鬚,穿黑色道袍、拿白色拂塵的中年道士。
勒如恆對上了男子的眼神,領會了他的意思,便命另一側的吳公公宣佈了最終的殿試結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今年科考前三甲,隨著站立兩側的朝臣,一同向勒如恆叩首以謝隆恩。
“平身。”
那三人又是叩首謝恩,再長身玉立地站了起來。
而站在兩側的朝臣們紛紛將目光投向這三位新進的同僚,目光不可謂不復雜。
狀元台州寧家子弟寧峰嵐,榜眼京城裴家裴澈,探花孟州楚氏楚柘。
其實,若論文才與謀略,勒如恆和眾朝臣都覺得楚柘當為第一,可站在皇帝身旁的國師卻在即將公佈結果的時候做出了隱晦的暗示。
國師跟隨勒如恆多年,為他一統江山出謀劃策,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在他本將要出口定下三人名次的時候,國師突然咳嗽了一聲,他便很默契地頓了頓,然後看清了國師的手指,才定了現在的順序。
此刻,那三人已經起身退出了金鑾殿,但接下來,他還要和朝臣商議國事,所以內心的疑惑只有等下朝後,再與國師單獨細說。
國師身份特殊,滿朝文武百官無不知道皇上對他的器重,所以,在商議國家大事上,皆對國師的一言一行洗耳恭聽,審慎對之。
然而,事實上,國師除了一動不動的站在皇帝身旁,很少有開口說話的時候。
今天殿試前三甲,大臣們便對國師異常的舉動有些浮想聯翩起來,有些鼻子靈敏的,甚至嗅出了一股結黨營私的味道,又或者是國師功高蓋主,想要取而代之?
朝臣們掩下各種心思,開始就兵部、吏部、戶部等各項大小事務奏請皇帝裁奪。
而事實上,國師遠沒有他們想的那麼複雜。
待朝議結束後,勒如恆帶著國師走進了御書房裡。
“國師……”
“皇上!”國師打斷了勒如恆,一旁沏茶的吳公公見慣不怪,平穩地將岐山冷鬆放在了勒如恆抬手可取的地方。
“你是想問為什麼將那三人的名次作了調整?”
皇上天子之尊,也只有國師大人,才有這個特權目無尊卑,不但能隨意打斷皇上的話語,還你呀你的,沒得顧忌。
吳公公將熱茶放到國師大人一旁的茶几上,然後悄無聲息地退出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