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進站在高大的揚州城門樓上,望著對面宋軍營地四周的縱橫溝壑,默然無語。
半月之前,宋軍營地突然後撤三百步重新紮營,徹底擺脫了己方投石車的打擊範圍,這在李重進看來,只不過就是一種正常的應對措施。
可宋軍後來的行為實在令人費解。
李重進自大周廣順初年加入軍伍,至今已經八年有餘,縱橫大小戰陣可謂無數,所有的將軍選擇戰場,莫不希望戰場地形能夠有利於己方。
他這還是第一次見到一名將領會將自家營地四周平坦的地形給徹底破壞掉,這種腦殘一般的舉動,已經大大超出了他的認知。
宋軍營地四周所挖壕溝從寬窄到深度,隨意至極,三尺到一丈的深度均有,並將所挖泥土全部在宋軍壕溝一側築起土牆。溝深加上土牆的高度居然有的高達二丈,這樣一座簡易如同迷宮般的土城,就活生生的出現在了揚州城的對面。
只是在如此地形之下,已經無法排兵佈陣,更無法組成軍陣,甚至已經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進攻,這是總結了千年的戰爭經驗。
“宋軍新任都指揮使確實是聞起航?”李重進向身後的李信問道。
“回稟太尉,確實是聞起航無疑。”李信確認道。
“本官聽聞過他火燒澤州的無上戰績,難道就是這種水平?”李重進看向宋軍軍營四周凌亂的壕溝土牆說道。
“澤州之戰,宋軍擁有人數優勢,可現在宋軍兵力並不佔優,雖說如此作為,宋軍會失去攻打我軍的機會,但是我軍要想出城與其決戰,對我軍也是非常不利。
在戰陣無法使用的情況下,就只能是亂戰,這樣就難以發揮我軍人數上的優勢。”李信分析道。
“你說的也不無道理,可宋軍這樣做,等於是放棄了攻打我軍的主動權,難道宋軍是想與我軍長久對峙不成?”李重進思索道。
“宋廷皇帝趙匡胤已經陳兵泗州一線,既然皇帝已經御駕親征,卑職想來宋廷是不會給聞起航與我們進行長久對峙的機會,他們的進攻可能不日就要展開。”李信說道。
既然是帝王親征,那時間就不可能無限期拖延,一般只有確定會勝利並且用時短暫的戰爭,朝廷重臣才會同意帝王親臨戰場,當然還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確定國朝已經到了危亡的邊緣,才會有御駕親征。
李重進輕哼一聲道:“看來又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本官還以為他會是如何驚才絕豔的人物,甚至不惜派兵將其截殺,沒想到卻是一個膽小如鼠之輩。”
李重進現在看來,聞起航所用的戰術,就是一種害怕的表現,將自己給龜縮起來,以避免進行決戰。
“是卑職無能,以致截殺失敗。”李信請罪道。
“有潘美親衛百騎前去接應,失敗在所難免,你無需自責。”李重進安慰道。
“回稟太尉,此次截殺失敗,雖然潘美率領的百騎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關鍵還是聞起航所率的學子隊伍,他們有一種投擲便可爆炸的武器,有點類似於我們使用的神雷,而且他們人手一具諸葛連弩,與我們常見的諸葛連弩有些不同,雖然一次發射箭矢數量有所減少,但威力卻更加強勁,箭矢上弦速度更快。
普通弓箭一名兵士挽弓十次以上,臂力就會耗竭,但他們手中的諸葛連弩好像沒有這種後患,卑職發現從截殺開始到結束,他們的箭矢就沒有停止過,三十輪以上的發箭量,足以顯示出此種武器的不凡。
這種武器,要是在宋軍之中普及,將對我們非常不利。”李信說道。
“這個你無需擔心,諸葛連弩歷來製作繁瑣,價格高昂,要是威力更強於一般諸葛連弩,那造價無疑會更高,這就限制了它在軍中的普及。”李重進輕笑道。
“太尉,如今宋廷皇帝所率援軍與聞起航的軍隊,形成掎角之勢,互為支援,雖說宋廷皇帝的軍隊,陳兵泗州一線,離我們還有百里之遠,但我們要是出城與聞起航決戰,他們必定會率軍前來夾擊我軍,難道我們要一直這樣對峙下去不成?”李信疑惑道。
李重進嘆氣道:“如今要破局,只能期待第三方援軍的出現,要是趙元朗的援軍出現,就是我們兵敗之時。你出使唐國,李國主可有意出兵,助我們一臂之力?”
“請太尉降罪,卑職無能,未能勸動李國主出兵助戰。”李信單膝跪地請罪道。
“此種結果,本官並不意外,一個只知詩賦風流的掌權者,怎會有氣吞天下的雄心壯志。”李重進哼道。
“太尉,難道我軍就要這樣坐以待斃不成?”李信著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