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們踏實肯幹!”
“將來,田地會有的,屋子會有的,婆娘娃娃也會有的!”
孫村長繼續說道。
趙武見此,忍不住詢問道。
“村長,我剛剛看了一眼,咱們村裡好像壓根沒幾個女人,我們這想討婆娘怕也沒地方討啊?”
孫村長笑呵呵的指了指南邊鴨綠江的方向。
“咱們村子都是從關內移民來的,當然沒幾個女人。”
大唐組織移民時,最先考慮的群體就是年輕力壯的年輕人。
就比如說沒成家的家中幼子之類的。
像是老人婦女兒童,一般都不會被算在移民之中。
因為,這些人即便移民成功,開墾地方的效率也很低,且還容易死路上,讓他們一名不值得。
並且,更加重要的是,社會上的不安定因素,一般都是年輕力壯未成家的男人,而不是什麼老人婦女兒童。
要移民,當然是那些不安定因素優先了。
孫村長繼續說道。
“但江對面就是朝鮮,那邊有的是女人。”
“每年冬天,都有朝鮮人過不下去,跑來大唐這邊找吃的,這裡面就有不少女人。”
“到時候,你家裡要是有滿倉滿囤的糧食,還怕討不上婆娘?”
不同於大唐這邊正處於剛開國之後,萬物更新,一切欣欣向榮的境況。
再加上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的進步,大唐百姓的生活質量正在一點點的提升,日子明顯是越來越好過。
朝鮮那邊可是真正的王朝末年。
自明初開始,朝鮮李氏的統治持續了四百多年近五百年,內部階級固化,貧富差距已經拉大到了一個相當驚人的地步。
說句直白的話也就是,李氏朝鮮的內部矛盾,幾乎已經積壓到了一個無法緩解的程度。
朝鮮大部份的底層百姓,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生活質量了,只是艱難的在生死那條線上掙扎著。
每年冬天都得餓死凍死不少人!
很多朝鮮百姓為了求生,都會在每年冬天踏冰渡江,來到大唐這邊討生活。
這其中,女人自然也是不少的!
這也就使得,邊境生活的大唐百姓,想要討一個外國婆娘,並非什麼難事。
誰叫唐人的生活質量更高呢?
趙武等人聞言,臉上都不由得出現了笑容。
因為孫村長的話,讓他們不由得感受到了一種名為大國子民的優越感。
這種感覺,還是很舒服的。
說話間,一群人開始各自分配房屋。
孫村長在一旁繼續說道。
“這茅草屋不是朝廷提供的,是村裡組織人修的,免費提供給你們這些新到來的移民住。”
“當然不是白住的,你們要趁著農閒,儘快再修幾座茅草屋出來,以便下一批移民抵達之後,能有個落腳的地方……”
現如今,大唐對於移民已經有了一個相當成熟的安置體系。
就比如說房屋修建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