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正值青春熱血,只是被人稍一鼓動,便來到了沙俄公使館外,宣洩他們的怒火。
當然,這也是因為朝廷需要他們組織遊行,來藉此進一步的鼓動民意。
否則的話,學生們只怕剛一集結起來,鎮壓的大軍就要到了。
哥爾查科夫站在窗邊,眺望公使館外喧嚷的人群,臉色十分難看。
他忍不住吐出一口氣道。
“呵,看來唐國人是真的下定決心要對貝加爾湖動兵了。”
“不過,他們真的還有對貝加爾湖動兵的餘力嗎?”
據哥爾查科夫所知,大唐的廣南省可是剛剛才爆發叛亂。
唐軍已經發兵前去平叛!
廣南平叛,攻打馬六甲,還要同時向貝加爾湖用兵……
在三個方向上同時用兵,哥爾查科夫忍不住懷疑,他們和沙俄和唐國,究竟誰踏馬才是戰鬥民族啊!
嗯,李奕之所以能這麼用兵,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大唐立國時間尚短。
通俗一點來說就是,恐怖的慣性之下,整個國家都還沒有徹底從戰時經濟的狀態中掙脫出來。
也就是說,大家對於戰爭的忍耐度是很強的,且發動戰爭的成本也不算高。
再加上唐軍這些年來,幾乎每一場戰爭都能取得勝利,為國內帶來發展紅利。
而勝利者,從來不受譴責。
是故,李奕才能毫無顧忌的同時發動三場戰爭。
就在哥爾查科夫思索之際,尼古拉從外邊走了進來。
“大使閣下,唐國外交部的公文!”
說話間,尼古拉將一封公文呈遞給了哥爾查科夫。
在這封公文上,打頭就是一行文字。
【向沙俄帝國宣戰!】
哥爾查科夫拿過宣戰詔書,忍不住苦笑一聲。
“看來,這場戰爭最終還是無法避免啊!”
……
隨著大唐向沙俄的宣戰詔書下達!
戰爭,開始了!
身處庫倫前線的馮子材和張樂行第一時間便接到了京城發來的電令。
他們當即下令大軍備戰,只等下一批的補給物資送達,便發兵北上。
“我們下一批的補給物資走到哪裡了?”
馮子材走在軍營中視察,看著士兵們挺胸抬頭,戰意澎湃的樣子,忍不住微微頷首。
一旁的張樂行也是收回目光,開口說道。
“回司令的話,兩日前回報,我軍的下一批補給物資已經運到了庫楞湖,今天物資應該已經運到了中前旗。”
“距離車臣汗旗不遠了,相信最多三五日功夫,便能運抵庫倫。”
馮子材聞言,這才點點頭。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唐軍給庫倫運輸糧草後勤,走的並不是從漠南到漠北的陸路,而是走的水路。
嗯,別看漠北貌似很荒涼,在人們的傳統認知中,漠北就是一片荒漠。
但向這裡運送物資,依舊能走水路。
具體路線是這樣的,物資從天津港出發,繞過遼東半島,朝鮮半島,經由對馬海峽,至日本海,然後就能抵達黑龍江入海口廟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