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帝國失去了貝加爾湖,那就代表著我們即將失去西伯利亞,那就代表著,帝國奉行了數百年的雙頭鷹政策,將徹底宣告失敗。”
“那就代表著,帝國數百年東擴的成果,都將化為烏有!”
“這是偉大的沙俄帝國所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雖然在巴拉克拉瓦戰役,以及塞瓦斯托波爾戰役之後,緬希科夫親王被免職。
但是,他在沙俄國內依舊有著不弱的影響力。
緬希科夫是個軍人,他無法接受不戰而降的事情。
但沙俄的財政部長託瓦西夫聞言,卻是開口說道。
“沙皇陛下,不瞞您說,現在帝國在財政上出了大問題。”
“克里米亞那邊每日的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帝國的財政已經出現大規模赤字,入不敷出。”
“我想如果我們還想繼續在克里米亞打下去,那麼用領土換盟友,換軍火,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託瓦西夫作為財政大臣,沒有人比他更懂如今沙俄的財政情況究竟有多緊張。
託瓦西夫此言一出,沙俄國務部長馬克西姆開口說道。
“託瓦西夫所言確實有道理。”
“但是,我認為我們無需對當前的局勢太過悲觀。”
“印度方面爆發了大規模起義,英國人接下來必然會抽調兵力去平定印度的叛亂。”
“換句話來說也就是,克里米亞的戰爭,已經快要結束了。”
“唐國的威脅,對我們來說並不成立!”
此言一出,眾人都是若有所思了起來。
亞歷山大二世見此,開口詢問道。
“諸位的意思是,帝國應該儘快結束克里米亞戰爭,然後再去西伯利亞和唐國開戰,爭奪貝加爾湖?”
亞歷山大初聽聞大唐提出的條件,確實很憤怒,但現在的他已經冷靜下來了。
老毛子確實是戰鬥民族沒錯,但再怎麼彪悍,再怎麼戰鬥民族,也踏馬不能這麼連著使吧?
軍隊剛從克里米亞抽身,就得去西伯利亞和唐國打生打死,真要這麼搞,百分百兵變好嗎?
眾人聞言,頓時不禁沉默。
一個個的臉色都很不好看!
緬希科夫試探性著說道。
“陛下的意思是,答應唐國的無禮要求?”
亞歷山大二世表情凝重,搖搖頭說道。
“並非如此!”
“朕的意思是,我們非但要儘快結束克里米亞戰爭,還要避免同唐國開戰。”
“帝國現在最迫切的事情是改革,是效仿英法和唐國發展工業,而不是繼續去進行一場沒有意義的戰爭。”
“我們的帝國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快要打不下去了!”
“朕的想法是,我們要同時和英法以及唐國談判。”
“和英法談判的時候,我們要儘可能利用印度局勢,減少我們在克里米亞的利益損失。”
“和唐國,則是可以適當讓步,儘量避免衝突。”
“一方面是帝國已經打不下去了。”
“另一方面則是帝國接下來如果想進行改革,少不得需要向唐國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