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
“印度人兵變了?誰給他們的膽子!”
在問這話的時候,托馬斯將滿是疑慮的目光投向喬治,彷彿是在問他,你踏馬究竟幹了什麼?!
竟讓底下人兵變了!
喬治聞言,也是一臉呆滯。
因為他也搞不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就因為幾顆豬油子彈?
不至於吧?
其實印度人之所以會在這時候搞兵變,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此時的英國人在印度實在是得罪了太多人。
首先是軍隊方面,隨著克里米亞戰局吃緊,英國準備要從印度抽調兵力去增援克里米亞。
這對殖民地軍中的印度士兵來說,肯定是不願意的。
並且更重要的是,英國人的新募兵法規定,不僅士兵不能晉升軍官,還要減少士兵薪酬;不尊重士兵宗教的風俗習慣。
這些的規定,極大的侵犯了軍隊的利益。
其次,就是印度的封建統治者,也就是地方上的土邦如今也是被英國人給得罪死了。
起初,英國在征服印度的過程中,為了方便在印度地方建立有效統治,採取的是和當地的統治階級相勾結的策略。
也就是透過利用封建土邦,承認其存在,來減少征服的壓力。
可是,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爆發,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對於封建土邦的政策,英國對印度的封建土邦的政策也是開始轉變。
19世紀上半期,殖民者透過“無嗣失權”“治理不善”等藉口,剝奪了大量土邦王公統治權及特權。
達爾豪濟擔任印度總督後,更是以喪失權利和治理不善為由,大刀闊斧兼併了一批土邦,其中重要的有奧德、詹西、那格普爾、撒塔拉等大土邦。
在英國的有意兼併下,18481856年兼併的結果,全印土邦的面積減少1/3,未被兼併的土邦也全在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控制之下。
在每個土邦被兼併後,英國人派遣專員進行統治,他的三、四個隨員替換了幾十個土邦官員,幾百個士兵替換了原來土王豢養的數千名軍隊。
此外,還取消了一批封建王公的年金、封號。
甚至有名無實的莫臥兒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也被告知,在他死後,其繼承人不能稱皇帝,皇室成員也要從紅堡遷居至郊區,皇室的贍養金則從每月10萬盧比縮減到1.5萬盧比。
並且,達爾豪濟在奧德、孟買管區還以清查免稅土地持有者的合法資格為名,沒收了一批地主的土地,導致地主人心惶惶。
再加上就是因為英國工業革命後,將印度變成了自己的商品傾銷市場。
在英國人的工業力量下,大量的印度手工業作坊破產,大量印度人失去生計。
以及英國的殘酷掠奪,使印度經濟破產,饑荒不斷髮生。
1770年的大饑荒奪去了孟加拉1/3居民的生命,從1781年至1824年馬德拉斯發生了5次大饑荒,1812一1813年和1824一1825年,孟買發生了嚴重饑荒,1803一1837年,西北省發生了7次大饑荒。
可以說,大英帝國這幾乎是要平等的撞死每一個印度人。
英國統治者已經喪心病狂的,把印度的各個階級,都給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整個印度的各個階層,都被英國人給得罪死了,整個印度,都在英國的壓榨下,到了忍耐的極限。
如今的印度,就像是一個火藥桶。
而這次的豬油子彈事件,不過只是一個導火索而已。
只不過,驕傲自大的殖民者明顯不把印度人當人看,自然也就不會注意到印度對他們的強烈不滿和怨恨。
所以,才會對這次起義感到迷茫,覺得事情實在不應該發生!
但是,在深吸一口氣之後,喬治還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對一名白人士兵開口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