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大唐將東清準備聯合蘇尼特部對西清動手的事情捅給西清,並向西清表明我大唐對他們的支援。”
“西清方面極有可能仗著自己有我大唐和科爾沁部的支援,主動對東清動兵!”
“而只要東清和西清打起來開了火,那這裡面的操作空間就很大了。”
石達開的意思李奕明白,無非也就是挑撥離間。
只要滿清內訌,那大唐這邊便能夠找到發兵的時機。
一舉剿滅滿清!
稍稍沉吟一陣,李奕繼續詢問道。
“那用兵方案又該怎麼做?”
出兵北伐乃是大事,不可能說打就打。
在正式動兵前,用兵方向,糧草運輸等都得提前做好預案。
李奕此言一出,最近才被從越南方面調回來的方海洋開口建議道。
“陛下,末將以為我大唐此次北伐,可以走海路,向遼南發起攻勢。”
聽方海洋這麼一說,李奕頓時想起來了自己曾經制定的要從山東半島向遼南移民,闖關東開發關外的計劃。
本來移民計劃去年就該實施的,但由於當時的大唐要將主要精力放在黃河決戰,以及北伐的事情上。
於是移民的事情便拖延了下來!
如今方海洋一提,李奕才想了起來。
思索一陣之後,李奕開口說道。
“走海路,倒是個法子!”
“作戰部方面儘快拿出一個作戰計劃來,交由朕過目。”
李奕知道,據軍情處方面的彙報,如今東清方面主要是將軍隊佈置在遼西走廊一線。
一方面防備西清東進,一方面防備唐軍北伐。
不管是西清東進還是唐軍北伐,遼西走廊都是一個相當關鍵的點。
遼南方面雖然也佈置有兵力,但也只是一支偏師,戰鬥力不算強,數量也不算多。
唐軍若是走海路從遼南登陸,便相當於是避實擊虛。
還有就是,如果唐軍走海路北伐的話,運輸船隊自天津港出發,經由渤海灣,可以直達大遼河出海口。
然後經由大遼河,溯流而上,便可直達遼陽和瀋陽這兩個遼東的腹心之地。
如此一來,不用走陸路,便省卻了徵召民夫為大軍運輸糧草後勤的事情,戰爭的成本可以降至最低。
而成本,對於一場戰爭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當然了,走陸路,透過遼西走廊進攻遼東自然也是可以的。
但走遼西走廊,必然會經過遼澤這個大片的沼澤地。
不光是進軍困難。
沼澤的地理環境也將導致糧草運輸的成本飆升到一個難以控制的地步。
如果要走遼西走廊,光靠軍隊自己運糧肯定不行,必須得徵召民夫隨軍。
一但徵召民夫,必然會對民生和農事造成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