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郎,你就不去把武娘子給追回來嗎?——」
「紫宸殿」,乃是「大明宮」的內朝,除非親近的大臣外人還少能夠到此的,如今是李治正式地寢殿。
距離上次韋護前來鬧事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今日恰逢中秋佳節,又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李治早早地命人在「紫宸殿」的庭院中,安排了夜間賞月的佈置。
楊嬋、敖凌、長孫娉婷都在,就連李明達和白素貞也被請了過來,只是李世民夫婦不願意來回折騰,也不願意摻和晚輩們的事情,就執意在「麗政殿」陪幾位老臣子飲酒了。
武娘子卻不在,李治手中還拿著她留下的書信。
留書出走?
就在昨日,李治在楊嬋的一再要求下,終於下旨冊封武娘子為大唐「賢妃」,位列四妃之末。
沒想到,今日一大早,伺候在武娘子宮中的宮女就跑過來稟告,賢妃娘娘不見了。
早在一個多月前,武娘子的命就保住了,可惜一身修為卻蕩然無存。
這對一向好強的武娘子來說,無疑是一記沉重的打擊,她都不清楚自己應該如果渡過餘生的日子。
就在她萬念俱灰、一籌莫展的時候,「三聖母」楊嬋的一番話,讓武娘子又看到了「重生」的希望。
可是,卻是要她去做那樣的事情,雖然對方是唐皇李治,師尊口中她的命中之人。
在西方靈山佛門之中,是有那麼一支教派專修此道,那就是當年的長耳定光仙,叛逃至西方後創立的法門,甚至還自稱為「歡喜佛祖」。
可惜,武娘子卻對此嗤之以鼻,有一次還因為一個「歡喜佛祖」的門人出言調戲於她,被武娘子直接打爆了元神。
她的背後是彌勒佛,那可是西方佛門真正的土著,比起長耳定光仙這樣的半路出家之人,要根紅苗正的多。
「武家妹妹,聽九郎說你們之前其實本就該有夫妻之緣,如今你這樣的情況,非‘軒轅房中術不可救也。」
「如果你對九郎有意,不妨就在大唐得了妃位,如果你對九郎無意,其實,這‘軒轅房中術施展起來,並不像世人想象的那樣......」
「三聖母」楊嬋,看著臥床的武娘子有些意動,又有些不甘心的樣子,她就如實地將「軒轅房中術」的要領和一些細節,簡要地同武娘子講了一下。
即便寢殿中只有她們兩位女子,楊嬋說的也磕磕巴巴的,未經人事的武娘子更是直接羞紅了臉,恨不得將頭埋在被窩裡。
不過,聰明如武娘子,還是聽懂了「軒轅房中術」的關鍵和核心所在,並不像她潛意識中所想的那樣。
當然,同她所知所聞「歡喜佛祖」門下的行徑,更是有著雲泥之別。
經過楊嬋的再三規勸,武娘子才算是半推半就地答應了。
不過,她並沒有接受成為李治的女人,而是僅僅將自己放在一個「病人」的位置。
武娘子原本有著「太乙金仙」的境界,如今沒有了一絲修為,要想完全恢復又談何容易?
就在武娘子答應之後的一個月裡,李治同武娘子在「巽坎居」中「相聚」了三次,每次長達七日之久。
終於在第三次之後,武娘子的修為徹底回來了,甚至比往昔更強了一些,直接來到了「太乙金仙」中期。
也許是「軒轅房中術」太過奇妙,也許是李治和武娘子二人的定力尚待加強,也許他們二人真的在「三生石」上留下了名姓。
終於在第三次「相聚」之時,二人徹底迷失在了「軒轅房中術」中。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武娘子徹底恢復了自己的修為,而李治同樣達到了「太乙金仙」巔峰大圓滿,他預感著自己的「大羅金仙」雷劫應當不遠了。
武娘子修為的恢復,自然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作為相處了一個多月的姐妹,楊嬋自然也替武娘子高興。
細心的楊嬋更是看出了武娘子的變化,再看一旁有些手足無措的李治,作為過來人的楊嬋,哪能不明白這二人發生了什麼事呢?
不過,這樣的結局也許早已在楊嬋的預料之中,她並沒有因此而大發雷霆,甚至還一再催促著,要李治頒發冊妃的聖旨。
唐初四妃,貴、淑、德、賢,之前羅伽、敖凌和長孫娉婷已佔其三,恰好剩下一個「賢妃」的名號,就落在了武娘子的頭上。
可惜,冊妃的聖旨也下了,李治也將一應手續都報備宗正寺了,這才過去一天時間,獲贈「賢妃」的武娘子卻不見了?......
「算了,也許她一時接受不了這樣的安排,也許她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