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懷玉和長孫娉婷扶著李治站在殿門口,眼睜睜看到孫思邈撩衣服拜倒在“洛神娘娘”的神像前,口中唸唸有詞。
然後,從懷中取出有且僅有的一張“請神符”,口中默唸一段咒語。
頓時,孫思邈手中的“請神符”,竟然憑空消失了?
“‘百草門’弟子孫思邈,拜上洛神娘娘,今有大唐晉王殿下李治,遭逢不測,一魂一魄脫體他去。”
“此子命中當為大唐之嗣,弟子孫思邈雖有心相助,奈何才疏學淺、技藝匱乏,無力召回其丟失魂魄。”
“萬望洛神娘娘看在藥祖金面,和大唐數千萬黎庶的福祉上,出手相助一二,弟子孫思邈感激涕零!”
孫思邈心中默默禱告,再次虔誠地叩了三個頭。
“將李治留下,爾等皆退出殿外,不得窺探——”
突然,孫思邈的識海中,一道聲音響起,如鍾如鼓、肅穆莊嚴。
孫思邈渾身一震,沒敢發出聲音,更沒敢四下張望,恭恭敬敬地又叩了三個頭,慢慢起身倒退著到了殿門口。
“秦家二小子,長孫丫頭,把晉王留在此處,咱們先退出去吧——”
孫思邈淡淡地說道,內心卻早已像開了鍋的滾水一般,強壓著那份激動和興奮。
“孫真人,這怎麼可以?……”
秦懷玉還想反駁,卻被旁邊的長孫娉婷輕輕地捅了一下。
秦懷玉無奈,閃掉自己的披風,鋪在殿中相對平整的地方,然後才把李治輕輕放下,仰面朝上躺著。
三人依次退出了“洛神殿”,孫思邈走在最後,還順手帶上了早已殘破的殿門。
一直退出了院子,來到了“洛神廟”門外守著。
“什麼都不要說,什麼都不要問,只管靜靜地等著吧。”
看著一臉迷茫的兩人,孫思邈低聲地告誡道,率先背對著“洛神廟”,連看都不敢回頭看上一眼。
……
不知此方何方,不知此處何處。
龍潛澗底,虎伏崖前。
幾樹桃梅花正放,滿山瑤草色皆舒。
幽鳥如訴語,馴鹿近人行。
白鶴伴雲棲老檜,青鸞丹風向陽鳴。
“二兄,你難道真想插手此事?”
一排三座位,居中者頂生二角,居左者披葉蓋肩腰圍虎豹之皮,居右者卻身穿帝服。
方才說話之人,正是那位披葉蓋肩腰圍虎豹之皮者。
“哈哈,三弟,這祭了請神符的是你‘百草門’的人,如今卻求在了大兄女兒的廟宇,你等二人都無動於衷,難道想讓我也袖手旁觀嗎?”
“拋開這個孫思邈不談,我感興趣的卻是李治那個小子,也許我的衣缽又找到了一個傳人啊。”
這是居右身著帝服那位。
“二弟,李治命中當為大唐第三代之主,他若傳你衣缽,豈不違背了那幾位的規定?”
“人間帝王,三百歲已是奢望,豈能覬覦長生?為兄勸你還是不要引火燒身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