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動之二:步兵團增添一個重山炮分隊,下轄2門一九式144㎜榴彈炮、2輛履帶式牽引車、3輛卡車,官兵共52人。
改動之三:步兵營的戰防槍排改編為無後坐力炮排,以4門80㎜無後坐力炮代替6支14.4㎜戰防槍。戰防槍不回收,各單位視情況而定自行留用。
改動之四:步兵班人數不變,分組不變,仍為七人步槍組和四人機槍組,步槍組之中原本有兩人使用自動槍(二〇式自動槍或三九式衝鋒槍),現在增為三人。
其它改動都在周某人的意料之中,唯獨那個把大口徑榴彈炮下放到步兵團的操作讓他大吃一驚。
太逆天了!簡直胡鬧,團級部隊無法保障這種師級火炮的運用。
但他很快就意識到自己的想象力還是有些匱乏了——大明陸軍純粹是打算將之下放給步兵團用作直瞄射擊,把八十幾斤的炮彈和裡邊的十四斤炸藥砸到敵人的臉上,壓根就沒想過間瞄射擊。
這……疑似太過於極端了。
一九式重山炮實際上是施耐德Mle7917型榴彈炮的國產化型號,這種火炮起初是施耐德公司為沙俄軍隊設計的,但因為效能優良也被法軍採用,之後明軍、美軍、意軍、西軍、芬軍也認為它極佳,不約而同仿製列裝。
這種火炮戰鬥全重僅為3250㎏,炮彈重量達43.5㎏,身管才15倍徑卻能打出11.3㎞的射程——用同類火炮中最短的身管倍徑做到了當時最遠的射程,相當驚人。
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列強都採用它的緣故,大戰爆發以後,美軍還重啟生產線繼續大規模生產它。
在等待大營建設的這幾天裡,周長風也沒閒著,他草擬了一份開戰以來數萬官兵用鮮血精華凝結而成的實戰訓練章程。
為了提高效率、加深印象,流程化的軍教影片也被採用了,這種更加直觀、形象生動的方式非常有利於新兵學習技戰術知識。
第一〇七步兵師和第一〇八步兵師就成了這一套強化訓練的實驗物件。
這兩個步兵師才編成短短几個月,原本計劃部署到莫爾茲比用於奪取新喀里多尼亞,但是這個計劃被擱置了,兩個師也就暫時滯留在了瓊崖。
周長風決定檢驗二者的水平,於是下令組織一場小規模演習,結果場面一塌糊塗!
團部人員制訂計劃相當緩慢,而且相當呆板……
炮兵陣地的偽裝非常潦草,一看就是沒捱過炸……
通訊單位佈置電話線時出了事故,越野車掉入山中小澗,二死二傷……
步兵分隊從進攻出發陣地向衝擊出發陣地的動作甚是拖沓,時而擁擠時而鬆散……
迫擊炮的反應速度很慢,炮擊成績差一點就不及格……
後勤單位設立的補給點也同樣偽裝得十分潦草,而且彈藥型別缺失遺漏,去取彈藥計程車兵發現補給點居然沒有迫擊炮煙幕彈,只能到更遠的後方去……
周長風實在沒忍住,甩手把望遠鏡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我靠!操練兩個月就這叼樣?你們他媽的在搞什麼鬼?戰術呆板也就罷了,不上陣打兩仗學不會隨機應變,但是常規科目都搞不好只能說壓根就沒認真搞!臉都不要了!”
兩個師都半斤八兩,一樣的不堪入目。
大明陸軍常備軍的訓練水平都是不錯的,可這些戰時組建的部隊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還不如一直被戲稱為京城看門狗的禁軍。
當年禁衛混三旅雖然長久未經戰火,實戰經驗全無,但是基本的技戰術本領還是比較紮實的。
兩個師十幾名軍官都倍感丟臉,顏面掃地,一個個低著頭羞愧無比。
一〇八師師長沈學聖猶豫了兩秒,大聲道:“請周待詔指點!”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