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吧。”周長風佯裝嚴肅地回答道:“對你我算大事。”
接下來,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分別多日以後久旱逢甘霖的事。
~
雖然皇帝要求準備一下關於戰略部署的詳實論據,不過周長風思來想去發現後日開會議事和自己干係不大,自己主要負責提出戰術上的意見。
既然是戰術上的事,那有什麼可準備的?作為一名嫻熟的戰術家,早都融會於心了。
於是他便沒操心登陸凱恩斯和湯斯維爾的後勤保障和政治影響問題,次日一大早就趕去了大都督府電訊處。
電訊處有一個神秘的下轄機構,代號“東梢間”,規模很小但精英薈萃,他們便是製做、執掌百萬明軍交流通訊金鑰的幕後人。
在大都督府官署之間穿行,來來往往的都是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軍人,武職的、文職的、男的、女的……
在青磚小徑上走過一片蕭瑟得掉光了葉子的樹林,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幢不起眼的懸山頂二層小樓。
幾十米開外有個水塔,不過周長風憑直覺認為那上邊恐怕佈置有崗哨。
“就是這了,請進吧周待詔。”
即使在老氣橫秋的陸軍,那些吊兒郎當的老兵在見到軍官時也不敢太肆意,至少要帶好帽子、捋正衣領,同時乾脆果斷地站直身子行禮問好。
所以,周長風對此地的第一印象就是這真的是隸屬於大都督府嗎?
屋內因為有爐子的緣故暖洋洋的,但是陳設凌亂,桌子椅子歪歪斜斜,其中有半數青年都是頭髮亂蓬蓬、衣衫不整的模樣。
隨他而來的中校小聲解釋道:“周待詔別意外,這當中的人…性子多少有些怪,工作時興致起來了就一連好些天不帶停的,有時候一天下來就喝幾杯茶、吃兩口餅,儀容儀表什麼的自然也就顧不上了。”
大部分人都在埋頭苦幹,但也有個別人似乎無所事事。
“那個誰…晏源松,你今天很閒啊,還邊吃邊看報,過來。”
一位看著消瘦且無精打采的青年放下了紙包的油餅,然後起身走了過來。
相比起旁邊有人連軍服上衣都晾在一邊只穿裡衣,他至少把軍服穿著整齊了。看軍銜,這是個文職少校。
“職晏源松,見過長官!想不到啊,居然是周待詔親自到來。”
“下一步交鋒在即,雖然我軍現在有主動權優勢,但還是不能鬆懈,我這次來主要是想了解一下電訊加密的情況。”
為了不打攪其他人工作,幾人便去了辦公廳邊上的一個隔間。
大明對於電訊加密的重視程度很高,除了客觀上的必然因素外,也有曾經吃過虧長記性的緣故。
哲宗朝晚期的癸巳年,明倭之戰中,明軍就因此密碼被破譯而吃了大虧,要不是當時發現以後趕忙亡羊補牢,後果不堪設想。
當時朝廷使用的是很簡單的加密方法——對每個漢字對應的數字程式碼進行固定加減,所以很容易就被破譯了;而陸師和水師雖然加密數字不同,可與朝廷的規律一致,所以幾天工夫就全玩完了。
“……漢字相較於西文,屬於表意文字,不太適合使用移位法,舉個簡單例子,‘I like newyork’移位打亂為‘L iiek enwoyrk’便有些辨讀困難了,而‘我喜歡京師應天府’變成‘喜我歡京師天應府’則幾乎無影響。”
“另外,漢字電文完全基於電碼本來發訊,畢竟英文發文只不過二十六個字母,德文也不過三十個,而漢字即使是常用字都有二千多了。”
西方字母只需要指定二、三十個字母的編碼即可,而漢字總不可能為幾千個字全部編碼,所以漢字會首先轉化為數字,然後再進行傳輸。
比如“且”是0011、“弄”是1702、“安”是1344。
【配圖】
西方列強流行起使用密碼機進行加密以後,禮部外務司也專門購買測試過,但外務司和軍部都不太滿意,對其加密能力持懷疑態度。
這種機械式密碼機被宣傳為“幾乎不存在被破譯”的可能性,因為其排列組合的結果有多達一兆種可能性。
但實際上,透過一些巧妙的技術手段仍然可能破譯、解讀其電訊,東梢間的測試小組預估可以在半個月的時間裡完成大約九分之一的內容解讀;如果對方交流頻繁、內容冗長,那麼解讀的效率還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