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原位面俘虜們的倒黴遭遇相比,現在的明軍在進攻巴丹半島時沒吃虧,而且也確實無意刻意折辱弱小,所以數萬聯軍俘虜無疑要幸運很多。
儘管美國的工業能力首屈一指,但實際上在明軍下層官兵的世界觀中,美國只是土財主一樣的角色——靠著法國幫助才獨立,後來竟被加拿大攻佔首都燒了白宮,最終靠著歐戰才一朝暴富。
對於這樣的菜雞對手,大部分人都沒什麼折辱的興趣,缺少成就感。
反倒是之前在馬來亞與新加坡擒獲的英聯邦俘虜要倒黴一些,昔日天下無敵、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軍隊如今卻全軍覆滅,這不得好好譏誚嘲諷一下?
第七軍總兵處後勤僉事全權負責俘虜轉運,他告訴賈斯汀准將,俘虜將會被分為二類。
一類是遵從告示沒有毀壞裝備的,將分批乘坐卡車前往火車站,然後再被運到馬尼拉西北方向的戰俘營;另一類是有組織的毀壞了武器裝備的,將集體徒步走去戰俘營。
“上帝啊,許多士兵還患有痢疾和瘧疾,這會害死他們的!”賈斯汀大為吃驚。
旁邊的翻譯大聲乾咳了一下,冷冷道:“將軍,注意你的態度和用詞,伱現在是俘虜。”
後勤僉事是一個瘦高的中年人,總是板著臉,他平淡而正式地緩緩答覆道:“規矩就是規矩,事先告知過的事可不是嚇唬人的,說到做到方有威信。”
“不、不、不,這是謀殺!該死,我不應該簽署命令的……”
賈斯汀准將有些崩潰,非常失落與自責,早知如此還不如選擇擔負戰爭結束後回國被追責,華盛頓那幫子政客完全拋棄了這支殘兵,毫無信譽!
美軍將領們大致能夠理解這種區別對待的目的,但一想到之後將面臨的長途跋涉,他們就既生氣又後悔。
經過努力爭取,明軍方面同意美菲聯軍的醫護人員率先撤離,在前往戰俘營的路線上沿途設立三個臨時醫院和一些救護點,以備不時之需。
因為這段時間明軍囤積了大批給養,而且一開始在馬尼拉繳獲的給養也還有很多,所以在物資方面完全充足;同時美菲聯軍在巴丹要塞區亦有大量藥品庫存。
在防線後方,一部分囤積彈藥的補給站和臨時倉庫燃起了熊熊大火,一箱箱成千上萬發的子彈和炮彈被爆破銷燬,連環殉爆讓許多地方烈焰沖天。
一支支步槍被架在一起,潑上汽油點火,像堆起來的木柴篝火一樣。
火炮亦被拆掉炮閂,在炮膛內塞入鋁熱劑燃燒彈,一門門火炮便在耀眼白光中被三千多度的熾熱高溫熔燬了關鍵部件……
從第二天開始,便有一輛輛滿載聯軍俘虜的卡車駛過坎坷不平的土路,一路向北邊的火車站而去。
這些人無疑是幸運的,乘車只需半天的工夫便可達到火車站,然後第二天就能抵達戰俘營。
而那些經核查發現銷燬了火炮、彈藥、電臺、炮隊鏡、發電機等等技術裝備的部隊,便會被區分聚集在另一邊,在明軍士兵和裝甲車的押送下向北行軍。
經過初步統計,人數差不多是對半開,至少有一半單位切實執行了銷燬裝備的命令。
許多俘虜因為疾病初愈而非常虛弱,而那些正患著病的人則更為艱難。
那些得了痢疾的俘虜會難以控制的急性腹瀉,行軍隊伍的路線旁邊時不時的就能看見一灘灘的惡臭穢物。
一眼望不到頭的長長隊伍中,有些人搖搖晃晃地一屁股坐到地上,喘著粗氣。
騎著摩托車、乘著裝甲車的明軍官兵就在隊伍旁邊,時不時地催促那些坐在地上擅自休息的俘虜趕緊起來。
以賈斯汀准將為首的十幾名高階軍官亦在行軍隊伍之中,畢竟按照明軍的邏輯,他正是導致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11月2日下午,在第七軍總兵處參加了會議以後,嚴辰武乘車返回前線,準備指揮部隊實施對科雷吉多要塞區的登陸作戰。
在他的車隊途經一處人滿為患的救護站時,幾名軍醫和護士徑直衝了出來,擋在了越野車的去路上。
“吱”的一下急剎讓土路塵土飛揚,正在小憩的嚴辰武不滿地抬眼看去。
“她們在說什麼?”
“回稟鈞座,大抵是抗議讓傷病的人也一起走遠路。”
嚴辰武正視著車旁邊被親兵們用槍指著的女軍醫,“你有什麼問題?”
後者悲憤地喊道:“我原本以為你們是充滿道德的文明軍隊,但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