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於流瀑城改變策略,做了多手準備。
一:將第一王子的資源排程統合,做一盤棋,將對愛麗兒的刺殺和艾倫的刺殺捆綁起來,建立了流瀑城的刺殺舞臺。
二:誘導維·塔,在愛麗兒到來流瀑城的第二天的黎明時分,展開對艾倫的殺局。與此同時,在維·塔的幫手裡混著大量對愛麗兒殺局知情的殺手集團人士。
三:對殺手集團釋出懸賞,當晚去絞殺艾倫——作為‘刺殺愛麗兒,成為第一王子麾下儲君門客’的前置要求。
然後。
開始一石三鳥的計劃。
計劃指向三個未來的可能性:
一:如果夜半,殺手集團懸賞絞殺,能直接殺了艾倫。
那麼第二日,愛麗兒就必死。
人都死完了那自然是死無對證,事後將艾倫和菲利普往愛麗兒這死人身上一甩,咬定艾倫本就是菲利普派來加入愛麗兒陣營便是。
詹姆士知道菲利普在艾倫的表彰宴曾悄悄來過王都,當時的目的就是企圖接觸第二公主。(無魯迪故事線,菲利普讓艾莉絲加入了愛麗兒陣營。)
這樣不僅無過,還是大功一件。
這樣一來。詹姆士就能同時完成——殺死艾倫。取信第一王子。削弱大流士的影響力。總共三個目的。
二:如果夜半,殺手集團懸賞絞殺,能傷到艾倫。
那麼在第二天的愛麗兒殺局便會是進一步的補刀,即便事後兌子,已無力殺死愛麗兒,詹姆士亦能接受。
第一王子責怪下來,依舊可以說是挫敗了愛麗兒與菲利普互拋媚眼的行為。即便第一王子對自己不滿,那便認了。只要家主之位穩妥,來日仍可圖。
攘外必先安內,家主之位才是在王都施展手段的根本盤。這樣最起碼家主之位無虞。
三:如果夜半,殺手集團懸賞絞殺,被艾倫踩碎在腳下,再次無傷全滅殺手。那麼第二日的刺殺大機率同樣失敗,因為兩次刺殺強度相似。
這樣,將艾倫與愛麗兒的刺殺繫結在一起的謀劃,恰恰會證明艾倫這個強有力的門客已經與愛麗兒接觸,你不是來投奔愛麗兒,你擱這兒救你麻痺呢?
與此同時,為了阻止殺手集團可能越過自己,向第一王子彙報失敗原因的情況,下令,將流瀑城所存的實力不濟的殺手集團知情人全殺乾淨。將線索斷掉。
那怎麼跟第一王子彙報?
——全是艾倫所殺,此子武力極強,卻心胸狹隘,睚眥必報。王子您可要務必要小心,順便斷掉第一王子後續招攬艾倫的企圖。
剩下的那兩位市政官員如果被審問怎麼辦?
這太簡單了。
問:誰派人來殺刺殺我和公主殿下啊?
答:你爹!!!
這妥妥坐實了殺手死到臨頭已然癲狂,隨意報復攀咬,在本就沒有物證只有口供的情況下,這話沒人信。
從理智上判斷,第一種可能和第三種可能對於詹姆士而言獲益最大。
艾倫愛麗兒全死的完美計劃不多說,第三種將艾倫推向愛麗兒,日後用第一王子的勢將其徐徐圖之,也符合詹姆士的利益。
但從感情上判斷,除去完美的第一種可能,詹姆士反倒更能接受第二種可能大過於第三種可能。
直覺告訴詹姆士,艾倫的成長速度太快了,這樣只有死去的艾倫才能讓人徹底安心。
後日之事,後日再謀。
啪啪啪,腳步不停。
詹姆士如今臉色不好的原因就是因為目前雖然事情還在預料中,以第三種可能結尾。
但艾倫當場速殺一位市政要員的姿態依舊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