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頭那人還攥著手中字跡歪歪扭扭的《阿斯拉情報》,護在懷中,以不被雨水淋溼。
六面世界的知識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書本幾乎全是手寫本。
當然,這說是手寫本,實則是塗鴉本的‘書’裡沒有亞爾斯和聖米里斯相關的勇者與使徒的內容,只是一些阿斯拉王國的領地資訊和赤龍上顎下顎的一些屯軍重鎮的分佈資訊。
看樣子,這兩人好似是兩位行軍打仗的首領。
可他們只能算是破爛的鎧甲破劍,身下走一路吃一路肥騾子,不是幾把就是草的口癖,還有智商感人的言論。
都更像是兩個土匪。
不過,要是真叫這兩位“土匪哥”,他們可不幹。
真不是土匪啊。
他們兩個月前才經歷了一場戰火綿延二十多公里,參戰人數足足有千人,持續了整整七天七夜
的激烈械鬥。
你怎能如此汙人清白??
啪嗒,騾蹄踩入了被破壞焚燒的農田,蹚入了農田旁的灌溉渠。
好吧,激烈,但是村頭械鬥。
而且是單方面的屠殺。
是一個幾十個土匪哥鎮壓暴亂的村民的故事。
土匪哥所在的位置,位於紛爭之地最西北角落,一處丘陵環繞的小型盆地之中。
紛爭之地的西北角大都是丘陵地帶,也有很多巨大的平地,但這裡在赤龍山脈下顎邊緣,山勢陡峭的很,他們腳下的盆地也小的不得了,方圓也就三十公里的範圍。
偏的也是不得了,沒人稀罕,可謂是鳥不拉屎。
那為什麼會有燒燬的農田?
說來可笑,這種與外界幾乎隔絕,放在其他國家,沒有什麼戰略意義的海岸邊上的山旮旯裡的鎮子,落在某些人眼中還是有用的:
恰恰是因為鳥不拉屎,地理位置偏僻,它才能免受於紛爭之地這種各種小國整天撕逼的戰火兩天的困擾。
隱隱於世,擁有著可以穩定產出農作物的自然環境。
當然,只是自然環境。
人文方面,紛爭之地本常年戰爭,沒有任何預設的通用的法律和規矩,而這亂地中的山溝溝裡,更是無法之地中的無法之地。
甚至它原本的所屬國布羅茲帝國有時候都遺忘了它的存在。
又偏又遠的,一個盆地中就一個二百人的村子,真是沒必要管。
而在今年年初,這片它被紛爭之地的剛剛崛起的大勢力——馬爾齊淵傭兵國所控制。
傭兵國制度幾乎是紛爭之地才有的特色政治體系,馬爾齊淵傭兵國是紛爭之地的傭兵王馬爾齊淵在年初宣佈建立的新興國家。
說是國家,其實還是像個有固定地盤的巨大傭兵團罷了。
軍政一體,國家的權力與經濟底子還是在馬背上:誰出錢讓我們打誰,那我們就打誰。
甚至遇到大型戰爭時,整個國家都會傾巢出動。土地不重要,馬比土地重要。
因為傾巢出動時,這馬背上的國家就只能顧頭不顧腚,只要軍隊還在,就能搶,就能佔據,人沒了,那就什麼也都沒了。
這就是做了一輩子傭兵的‘王’馬爾齊淵的簡單想法。
但‘王’畢竟是‘王’,既然都建國了,雖然他也很清楚自己沒有像別的帝國那樣具有治理土地的才能,但他都坐上了這個位置,難免想要試一試。
於是,傭兵王馬爾齊淵挑選了這個試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