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0章 九錫
這一次說話之人乃是程昱,此時他已經想通,李儒今日為何會如此反常了。¤,
李儒所做的一切,一方面是為了轉移話題,讓眾人都將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以至於忽略了讓文昭交權天子之事。
另一方面,李儒卻也是在為陳旭封公做好鋪墊。
其實很早以前,就有不少人勸說陳旭封公,他卻以時機未到為由,拒絕了眾人的建議。
可是現在天子及冠,朝中忠於漢室的大臣,都開始上躥下跳,要求陳旭交權於天子。
在這個關頭陳旭不僅不能退讓,反而應該更進一步,在宣告自己權勢的同時,也能給關中諸將一個定心丸。
畢竟,文昭雖然乃是一方強大諸侯,名義上仍舊是奉天子以徵四方,關中的文武並非每一人,都知道陳旭心思。
也許有人會對關中的未來有些彷徨,不知道關中日後究竟會被天子掌控,還是陳旭繼續專權。
這種不確定的目標,雖然能夠使得陳旭,招攬到一部分忠於漢室之人,卻也會打擊另一部分人的積極性。
封公不僅能讓陳旭身份地位更進一步,更是能讓眾人看清他的心思。讓所有在關中任職的官吏,都能夠重新站隊。
封公以後,那些忠於陳旭之人自然歡欣鼓舞,不再迷茫;而那些死忠漢室之人,也可能會因此暴露出來一部分。
如此一來,只要清理掉那些暴露的人,整個關中將會更加團結,隱患也會少上許多。
雖然這樣做會對陳旭名聲有損,甚至不利於他繼續打著漢室旗幟,征討四方。
可是天下局勢已經走到了這種地步,尚未被消滅的諸侯,每個人都不是易與之輩,縱然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而且天子已經及冠,無論陳旭願不願意,都必須做出艱難的抉擇——到底是委曲求全交出權力,還是徹頭徹尾做一個權臣。
至於封公,就代表了陳旭的態度。
李儒不惜得罪滿朝公卿,自汙己身,也要攪亂朝堂,為陳旭封公做好鋪墊。
程昱身為最早投奔文昭的謀士之一,又怎會讓李儒專美於前?而且程昱自己,也是那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之人,並非十分愛惜自身羽毛。
故此,當李儒被甲士們帶走之後,程昱卻是站了出來,說出了李儒沒有說完的話。
朝中不少人卻是真正變了臉色,就連天子也不例外,哪怕李儒提起封王的時候,也沒有這樣。
孔融更是怒不可遏的說道:“大逆不道,簡直是大逆不道啊!”
孔融的話,卻是惹怒了文昭麾下的不少武將。
典韋梗著脖子說道:“大將軍功勞蓋世,不封王也就罷了,就封一個公你這酸儒也在這裡嘰嘰歪歪,當真可惡至極。”
“你,你……”
孔融指著典韋,憤怒的說不出話來,心中卻是感到非常憋屈與無奈。
典韋這個大老粗自然不知道,孔融以及朝中百官為何會如此失態。他們失態,不是因為程昱想要陳旭封公之事,而是因為九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