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83.第283章 狂妄男子
陳旭年少時期就義氣深重,好遊俠,但凡有人求助於他,陳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都會慷慨解囊。
這也是為什麼,他雖然出身貧寒,當時卻能在鄉里,闖下諾大名聲了。
接受了這具身體的全部記憶,擁有後世靈魂的陳旭,對於那些坊間的俠客,亦是心存好感。
哪怕他現在身為幷州牧,但凡有這種人投奔於他,或是想要在他這裡得到幫助,陳旭都不會推遲。
這個時代,大多數的遊俠,都是出身豪強、貴族。
諸如漢末的那些諸侯。
董卓少好俠,嘗遊羌中,性粗猛有謀。
袁紹乃是公族豪俠,喜歡結交豪傑、蓄養死士。
曹操年少之時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
袁術少以俠氣聞,數與諸公子飛鷹走狗,後頗折節。
劉備少寡語言,對人折節下交,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之人爭相依附。
先不說董卓、袁紹、曹操、袁術、劉備這些人,他們年少之時都有俠者風範。甚至連那些在歷史上打醬油的幾個諸侯,亦是如此。
陳留太守張邈,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曹操、袁紹皆與邈為友。
已經去世兩年的河內太守王匡,年少之時亦輕財好施,以任俠聞名。
可以說,‘俠’的精神,早已貫穿了整個漢末歷史。那些出名的諸侯以及名將,或多或少都沾了一點‘俠氣’。
漢末遊俠,可以算得上是墨家的一個分支。
信奉墨家思想的人稱之為墨者,墨者中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
墨者必須服從鉅子的領導,紀律非常嚴明。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殺盜人,非殺人。
墨俠就是透過自身的武力,採用暴力的方式,來實現墨家的主張。他們有時候為了實現自己的主張,甚至敢與一個諸侯國對抗。
但是墨家的這種思想,傳承至兩漢時期,就已經有些變質。
兩漢時期的遊俠,他們雖然也有上古執劍一族,講義氣,重然諾,輕生死,言必信,行必果的風範。
但是他們,大多都不是為了一個理想在奮鬥。相反,他們靠的是結私交,用以壯大自身的實力,繼而達到‘權行州域,力折公侯’的目的。
甚至有很多出身不好之人,為了能夠名揚天下,繼而成為一方豪強,故意加入遊俠這個大家庭之中。
就如同當初的陳旭一樣,他殺張其一家,固然有著自己的理由。但是經過陳靜謀劃以後,這次殺人,就已經有些變質。
陳靜的初衷,正是想要讓陳旭經歷這次風波以後,名揚州郡。繼而能夠由一介貧民,蛻變成為一方豪強。
這個時代的遊俠,不管是典韋為了義氣殺人;還是像夏侯惇那樣,因為別人侮辱自己的老師而殺人。
他們都是立氣勢,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強於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