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種群資料來自1997年的舷側樣線法調查,估計有438頭。種群丰度和漁獲率的有效資料顯示其種群數量處於持續的下滑中,即使按不切實際的樂觀估計,以95%置信區間(CI計算,其種群上限也只有981頭,而據兩份來自漁港的捕撈死亡率統計,其種群下限僅39頭。
“boss,你說鯨魚到底有多少種?最小的五十厘米的我沒見過,最大的三十幾米的我也沒見過,感覺自己有些丟人啊!”
雷尼森忽然對著葉落問道:“只是,我倒是見過不少十幾米的鯨魚,它們對我來說已經是個巨無霸了,很難想象三十多米的鯨魚那個頭有多嚇人。”
他也捕過好幾年的魚,在海上自然也見過不少的鯨魚,最小的和最大的他還真沒見到過。
不僅雷尼森好奇,連達斯特和斯嘉麗跟小傢伙都一臉好奇,只不過三人並沒有出聲,而是一同看向葉落,等待他的回答。
見狀,葉落摸了摸鼻子,開口道:“鯨有很多的種類,不過整體可以劃分為為兩大類,一類是口中沒有牙齒,只有須的,叫作鬚鯨。另一類是口中無須而一直保留牙齒的,叫作齒鯨。”
“鬚鯨的種類雖少,但它們身體巨大,成為人類最主要的捕捉物件,其中有身體巨大、無與倫比的藍鯨,有行動緩慢、頭大體胖的露脊鯨,有喜遊近岸、體短臂長、動作滑稽的座頭鯨,還有體小吻尖的小鬚鯨等等,齒鯨的種類較多,除抹香鯨外,其餘身體一般都較小,如兇猛無比的虎鯨和海豚。”
“儘管鯨的身體有長短粗細的差別,但一律呈流線型,樣子都像魚,所以人們多稱它為鯨魚。不過,鯨卻是獸類。它也像人一樣,不斷地浮出水面呼吸空氣。有時我們在海面上可以見到鯨呼氣時噴出的一股股白色霧柱,有的高達十餘米,狀如噴泉,十分壯觀。”
“鯨是終生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動物,對水的依賴程度很大,以致它們一旦離開了水便無法生活。為適應水中生活,減少阻力,它們的後肢消失,前肢變成划水的漿板。身體成為流線型,酷似魚。因而它們的潛水能力很強,海豚(小型齒鯨)可潛至100300米的水深處,停留45分鐘,長鬚鯨可在水下300500米處呆上1小時,最大的齒鯨抹香鯨能潛至千米以下,並在水中持續2小時之久。”
說完這些,葉落就停下沒有在開口,在他看來已經差不多了。
然而,雷尼森卻沒有放過他的打算,一臉好奇之色的再次問道:“對了,boss,你說鯨的種類那麼多,體型也大小不一,難道它們就沒有那種按照體型大小的排名嗎?”
“這個肯定是有的,只不過有的鯨魚比較常見,有的估計一輩子都見不到一次。”
葉落點點頭,把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據我所知,世界上十大體型最大的鯨魚,分別為藍鯨33米、長鬚鯨25米、弓頭鯨21米、露脊鯨18米、抹香鯨18米、座頭鯨18米、塞鯨15到16米、灰鯨10到15米、縞臂鯨10米和虎鯨的8到10米,至於剩下的鯨魚體型都在十米內,至於有多少,我就不怎麼清楚了。”
他能夠知道這麼多種鯨魚已經算是很牛比了,親眼見過也只有去海洋館裡看到的虎鯨,其餘的倒是在電視上看過幾次,真正親眼所見還真沒有。
這時候,斯嘉麗懷中的愛麗絲突然問道:“爸爸,怎麼沒有小白鯨啊?它們以後長大會有多大啊?”
“你說兩隻小白鯨啊?”
葉落對於愛麗絲向來都是有問必答:“一般來說白鯨的體型大概在3到5米之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它們就算以後長大應該也不會超過五米。”
“那它們長大後是不是要比前天那條壞魚還要大?”愛麗絲眨著大眼睛,小臉露出期待之色的看著葉落。
葉落想都沒想給出了回答:“對呀,它們以後要比那條大黑魚還大很多噢。”
“太好了!”
葉落肯定的回答讓愛麗絲頓時開心的不得了,連忙拉著斯嘉麗繼續喂著小白鯨……
……
鯨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
幼鯨要吃一年的母乳才能發育成熟。
魚類則是卵生的脊椎動物,親魚一般沒有照顧小魚的習性。
鯨的‘鰭’其實是由四肢演化來的。
而魚類則不是。
鯨用肺呼吸,魚用鰓呼吸。
鯨是恆溫動物,而魚是變溫動物。
不能用是否有魚鱗來區別鯨和魚,因為很多魚類也是沒有魚鱗的。
鯨主要分為兩大類。
齒鯨:有鋒利牙齒的海洋巨獸,如:抹香鯨、逆戟鯨(又名虎鯨),一般為2022米,也有1米長的迷你鯨,它們的牙齒不同與鯊魚的鋒利,也沒有鯊魚牙齒更新的頻繁。但卻堅韌、強勁。
鬚鯨:有鯨鬚的鯨。如:藍鯨、灰鯨、長鬚鯨,一般為15至20米,事實上這些長鬚是長在嘴內的折角形齒片,用於過濾水和捕捉鯨所食用的蝦和其它小動物,這些齒片就替代了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