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落這麼說倒不是說他不喜歡流行音樂,而是比較喜歡古典樂。
說實話,他心裡十分清楚,水藍星和地球有不同之處,可也有相同之處。
至少在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的兩者的地位誰低誰高這一點上,兩個世界還是大致相同的,毫無疑問後者的地位要高很多!
在當今社會,流行音樂佔有了音樂領域的重要地位。
而流行音樂的主要市場是年輕人,這些人群都比較能接受流行音樂。
可他們為何喜歡流行音樂,流行音樂究竟有什麼魅力呢?
有些人則較喜歡古典音樂,當然是少數人,而這些少數人一般都是那些地位很高的大人物或者一些國家的皇室。
相對與流行音樂而言,古典音樂有著較高的鑑賞價值!
那又是為何藝術鑑賞性較高的古典音樂的聽眾卻大大少於流行音樂呢?
很簡單,當我們坐在幽雅的餐廳裡,大都能聽到優美的古典音樂,而如果換作是在某快餐廳裡,那我們大都聽到的賦有現代感的流行音樂。
這也是商家為了迎合消費人群的口味而定的。
從中可見,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有很大的差別。
古典音樂給人的感覺是高雅,值得人品味的。
流行音樂的感覺是簡單明瞭,中心明確。
其實,這兩種音樂給人感覺上的差異也是由表達方式的差異所造成的。
古典音樂是用樂器的搭配,演奏來表達的,意境蘊藏在跳動的音符中。
但聽過流行音樂的人都知道,聽流行音樂時,我們往往還要注意歌詞。
也就是說,流行音樂的表達方式是需要歌手來演唱,再加上樂器的伴奏,如果我們單聽伴奏是無法體會到意境的,我們通常要靠歌詞來理解其中含義。
對於古典音樂的定義,有三種說法。
第一,是泛指從十八世紀初的巴赫韓德爾起,至十八世紀末的克魯克,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音樂家的創作。
第二,是指十八世紀下半至十九世紀初形成於維也納的一種音樂派,即‘維也納古典樂派’,以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為其突出的代表。
第三,是泛指十七,十八,十九世紀中古典,浪漫,民族各樂派大師們的典範作品。
這種古典音樂是指一切具有進步思想,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和完善藝術形式的音樂。
不管古典音樂的定義如何,我們都可以發現它們的共同點。
古典音樂的起源比流行音樂早。在現在人的眼中,古典音樂是一個‘老古董’,有一種古老而神聖的感覺。
不懂古典音樂的人會很自覺地敬而遠之,就像一個人不懂得古董,就不會輕易地去評論它。
原因很簡單,就是怕旁人嘲笑。
事實上,有些人在做問卷調查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問題。
“你喜不喜歡古典音樂?”
“不喜歡。”
“為什麼?”
“我才不像某些人,明明自己聽不懂,還裝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