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孫子兵法現代釋用 > [第八篇] 九變篇——靈活應變,出手威猛

[第八篇] 九變篇——靈活應變,出手威猛

一個“變”字,概括了《孫子兵法》的主要絕招。顯而易見,不變則亡,變則活。真正的成功者是:變死路為活路,變絕境為希望。人世間有許多事,離不開這一個“變”字,一變則通,三變則活,九變則大成。此為《孫子兵法》“九變篇”之精髓。

【本篇導引】

本篇主要講述了為將之道,用兵法及將帥的險情。

“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所以將帥必須全面地看問題,既要在有利的形勢下看到不利的一面,又要在有利的條件下看到不利的一面,做到“有備無患”;同時還要見機行事、靈活處理各種情況,“塗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從大局出發,對區域性的無關緊要的目標,即使能“戰而勝之”,也要堅決“不擊”、“不攻”、“不爭”。這樣,才能無往而不利。

用兵的法則: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將帥的五種險情: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怒,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

本篇的主題詞:君命有所不受,雜於利害。

【智慧之源】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圮地無舍,衢地交合,絕地無,圍地則謀,死地則戰。塗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爭,君命有所不受。故將通於九變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於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

是故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

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察也。

【經典詮釋】

孫子說:大凡用兵的法則是:將帥接受國君的命令,徵集民眾、組織軍隊,出征時沼澤連綿的“圮地”上不可駐紮,在多國交界的“衢地”上應結交鄰國,在“絕地”上不要停留,遇上“圍地”要巧設奇謀,陷入“死地”要殊死戰鬥。有的道路不要去通,有的敵軍不要攻打,有的城邑不要攻取,有的地方不要爭奪,國君有的命令不要執。所以將帥如果能夠精通各種機變的利弊,就是懂得用兵了。將帥如果不能精通各種變的利弊,那麼即使瞭解地形,也不能夠得到地形之利。指揮軍隊而不知道各種機變方法,那麼即便知道“五利”,也是不能充分發揮軍隊的戰鬥力的。

所以,聰明的將帥考慮問題,必須充分兼顧到利害的兩個方面。在不利的情況下要到有利的條件,事情便可順利進行;在順利情況下要看到不利的因素,禍患就能預先除。

要用各國諸侯最厭惡的事情去傷害它,迫使它屈服;要用各國諸侯感到危險的事情困擾它,迫使它聽從我們的驅使;要用小利去引誘各國諸侯,迫使它被動奔走。

用兵的法則是,不要寄希望於敵人不來,而要依靠自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不要寄望於敵人不進攻,而要依靠自己擁有使敵人無法進攻的力量。

將帥有五種重大的險情:只知道死拼蠻幹,就可能被誘殺;只顧貪生活命,就可能俘虜;急躁易怒,就可能中敵人輕侮的奸計;一味廉潔好名,就可能入敵人汙辱的圈;不分情況“愛民”,就可能導致煩勞而不得安寧。以上五點,是將帥的過錯,也是兵的災難。使軍隊遭到覆滅,將帥被敵擒殺,都一定是由這五種危險引起的,這不可予以充分的重視。

【現代釋用】

萬事萬物都處在變化之中,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情況,就不能墨守陳規。所以,《孫子兵法》說:“君命有所不受”,“雜於利害”,“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也就是說,要針對不斷變化的情況,靈活處理,才能掌握主動,走向勝利。

在現代商戰中,能做到“君命有所不受”,“雜於利害”,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最新小說: 追蹤師 前男友他帶球跑了?! 原來我的師門都不正常 如何逼瘋高嶺之花(重生) 妖精的尾巴之大神帶帶我 快穿:炮灰女配拯救計劃 我不修仙反來賣命 我在古代流放地開鹵味店 我在廢土世界直播種田日常 甜文造飯計劃[快穿] 穿書之她好甜 路邊的美男不能撩 除了我全員手握劇本 本店招牌菜 [蝙蝠俠]老爺到我碗裡來 漫威BOSS 未來科技代理人 重生之小龍女,遊走諸天 丞相微時妻(雙重生) 假千金拒絕做妾,囤糧滿倉度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