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小子自從爹孃回來之後,生活那叫一個安逸自在,零花錢都攢了十幾文,卻也捨不得用。
這會兒聽到家裡又要添置家當了,自然也是高興得很。
林禾忍不住逗他們:“馬車當然貴啊,怎麼,要不要用你們的零花錢,資助一下爹孃買馬車?以後我們可是都要乘坐的哦。”
兩個小傢伙同時皺了皺小鼻尖。
不過李瑜率先開口:“好啊,但是我們也沒多少錢,夠買嗎?”
李皓也跟著點頭:“嗯嗯,我只有十四文,哥哥也是。”
林禾笑出聲來,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兩個小傢伙的腦袋:“這麼大方啊,不過爹孃暫時還有,等以後真的沒錢的時候,再找你們。”
兄弟倆同時點頭:“嗯嗯,好的。”
路上的風景,來時已經看得差不多了,回去的路上,過了最初的興奮勁兒,林禾跟倆孩子就都有些蔫了,靠著馬車迷迷糊糊的打盹。
中午簡單吃了點帶的食物,除了李長輝一直趕馬車,剩下幾個依舊是睡一會兒,精神一會兒的。
跟上次一樣,等他們到永和鎮的時候,已經快傍晚了,沒有著急還馬車,而是直接趕著馬車去了長林村。
二伯母準備了不少禮物,不是很值錢,但都是比較實用的東西,莊稼人常用的布匹針線,或是一些米麵等。
而且除了這些,還特意留了一份清單,什麼東西送給誰家的,就連姑姑家也沒落下。
他們去長林村,就是先把二伯母給姑姑準備的東西先送過去。
林禾倒是分析了一下,這個時代,大家還是很看重宗族關係的。
二伯家的老大能當夫子,說明學識還不錯,他還年輕,以後或許還會繼續參加科考。
老二能去府州學院學習,說明也是想走這一條路。
老三還小,看不出來,但是聽二伯母聊天,也是想先好好讀書。
從這一點看來,二伯是想家裡的後背走一走仕途,若是能成,哪怕只是一個芝麻小官,也總歸比現在強得多。
而這個時候,宗族關係也是很重要的。
讀書人很講究品性,這也是當初李長生勸說李長輝,千萬不能讓他娘告他不孝的主要原因。
二伯跟家裡兄弟關係若是太僵,以後傳出去,就很容易變成他發達了,就看不起村裡的窮親戚,這樣對幾個孩在讀書方面的發展,也很有影響。
花點小錢,給村裡的兄弟姐妹們帶點實用的禮物,既能安撫爹孃顧念兒女的心思,落在旁人眼裡,也是他現在不管怎麼樣,都沒忘根,沒忘本。
當然,也不得不承認,二伯和二伯母確實和善,這次買的這些東西,怎麼也要花十來兩。
除了三位兄弟姐妹家的,還有李長輝這個被分家的侄兒,也有專屬的一份禮物。
本著感激的心思,馬車剛到長林村,林禾就摘了帷帽。
遇到熟悉的人打招呼,林禾就趁機把從縣城回來,二伯母託他們給姑姑送東西的事兒,給宣傳了一番。
二伯和二伯母的目的很簡單,人雖然不在老家了,好名聲還是要留下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