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蘭英確實只是一個突然冒出來的想法。
是從侄兒家裡離開的時候,分家這個想法一下子就冒出來了。
在路上,她也仔細想了想,分家,也不是非要等他們兩口子走了之後。
想想李長輝和林禾這小兩口,沒有爹孃干涉,自己小兩口的日子越過越好。
再回憶起自己以前。
雖然公婆和善,但在家裡的時候,到底還是處處有限制,很多事情想做,卻又顧慮很多。
公婆即便和善,家裡很多事情,卻也要聽他們的。
還是後來二弟他們把公婆接去縣裡,他們幾兄弟也早早分了家,家裡事事自己做主,這人的精神狀態都不一樣了。
甭管幹什麼,賺多少錢,都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日子的盼頭都不一樣了。
這樣反過來看,他們也早點分了家,讓孩子們自己去奮鬥,拿在自己手裡的錢,和交給爹孃的錢,總歸還是不一樣的。
這麼想著,所以回家了,蔣蘭英也就直接給三個兒媳婦說了。
把自己的想法說完,又輕嘆了一口氣。
“你們啊,也彆著急,我也就是暫時給你們說說,從現在開始,你們自己賺的錢,都自己留著,分家的事兒,過兩年再說。”
“到時候你們是自己重新蓋房子也好,有本事了,像長輝小禾那樣去鎮上買房子蓋房子也行。”
“到時候我和你們爹,出一樣的錢給你們,剩下就靠你們自己的了。”
算不上深思熟慮,甚至都沒跟老頭子商量過,但是蔣蘭英覺得,這也不是什麼天大的事兒。
就像村口老張家一樣,村裡最有錢的人家,幾個兒子帶著媳婦都在外面各忙各的活兒,說是沒分家,其實跟分家也沒什麼兩樣。
二老在家照看著莊家土地,忙不過來了還能找人幹活兒,孫子孫女們,都是爹孃自己照顧,只有忙不過來的時候,才給送回來讓爺爺奶奶照看一段時間。
而且家裡不忙的時候,兒女們也會把老兩口帶出去住一段時間,不過好像說是兩口子閒不住,寧願回村裡看著莊稼。
而且兩口子在一起,吃喝不愁,手裡有餘錢,兒女們有本事,不用他們操心,孫輩也都讀書習字,簡直不要太好。
越想,越覺得這樣的日子很美。
若是自家幾個兒子,也能早早掙一份家業,他們以後走的時候,也能走的安心點。
兒子們日子過好了,孫子們都能讀書習字了,以後才能更好。
尤其是現在這侄兒侄媳有本事,願意拉這幾個堂兄弟一把,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去縣裡見識見識。
到底也比一輩子,都窩在這山溝溝裡強得多。
如果是這樣的話,蔣蘭英自然也不擔心老頭子拒絕,再說了,只是分家而已,又不是斷親,他們二老手裡留著些錢,又還年輕,也不需要人伺候。
蔣蘭英說的仔細,三個兒媳也是聽的認真,知道不是馬上分家,也都是齊齊鬆了一口氣。
再一細想,自己當家的話……
真的,真的很難不心動啊!
到底是過來人,只從幾個兒媳婦臉上的表情,就知道她們確實也很難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