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倒是沒什麼變故,只除了晚上的時候,會多一點額外消耗體力的娛樂活動,第二天還要揹著孩子們喝藥。
好在家裡幾個每天早早出門上學,偶爾在家的時間也很少。
李長輝期間回過永和鎮兩次,這次沒法當天來回了,因為回來的時候,他必須親自用馬車拉上一馬車的葡萄酒。
同時這兩次回去,也還要給鎮上的雜貨鋪送幾壇酒,現在鎮上的雜貨鋪,自然不是謝江親自看著,而是換了新的管事。
除了最開始的時候,每兩個月賣掉的葡萄酒都是兩壇,多了沒有。
在劉家開啟灌州府的市場,重心搬去灌州府後,每個月賣掉的葡萄酒就多了些。
但也是數量有限,一個月十壇,加上謝家的雜貨鋪每個月有五壇酒,一年就是一百八十壇,加上家裡喝的,每年消耗兩百壇左右。
家裡釀製的葡萄酒,自然不止這麼點兒,但李長輝也不僅僅只是給這兩家提供啊,只是這兩家相對合作更持久,更好而已。
李長輝另外也去別的縣城聯絡了一些人,賣了一些葡萄酒出去,價格自然是一樣的。
只是有的人,不是特別想誠信合作,喜歡搞一些小動作,合作也是斷斷續續的,李長輝想起了,才給送一些過去。
但是每年年底,會有大量的紅酒送出去,這個時候再多市場也能吃得下,何況這時候新酒出來了,前一年的葡萄酒,就需要儘快賣掉。
不是沒想過多存放幾年,可畢竟他們做的葡萄酒,密封性不太好,存放的時間長了,就會壞掉。
第一年的葡萄酒,林禾特意留了一罈做實驗,第二年的時候還是好的,第三年的時候,就已經壞掉了。
估摸著,也只能放兩年左右。
不過後來林禾發現,其實是想多了。
這野生葡萄產量低,十畝葡萄,每年也就只能釀五千多斤酒而已,他們用的二十斤裝的酒罈子,也就是不到三百壇。
只謝劉兩家,一年就吃下了近兩百壇,過年還要多送點。
他們自己喝的不多,一年最多自留十壇酒,剩下的,才是分給其他人的。
這也是李長輝想起來了,才給其他縣城的賣家送點酒的原因。
今年已經在南志縣待了好幾個月,就目前而言,整個南志縣,依舊只有劉家的酒樓,每個月有兩壇葡萄酒。
是以對整個南志縣來說,葡萄酒依舊是供不應求。
劉家去了灌州府,想要在灌州府立足,葡萄酒是很好的開路利器,他們家又有榨油坊,豆油燒菜的清爽感,也能很好的留客。
至於謝家,就更不奇怪了。
從上次謝江可以直接拿一壺酒來招待客人,證明他們每個月的葡萄酒,也是留了一部分自己喝。
而謝家的雜貨鋪,更是遍佈灌州府下每一個城鎮,一個月五壇葡萄酒而已,估計還沒聲張,就已經送到需要的人府上了。
外面的人,自然是聽不到什麼水花。
不過這些,都跟李家沒關係,林禾這會兒正等著李長輝從鎮上回來,李長輝昨天中午騎馬回鎮上了,今天就要拉葡萄酒回來。
按照李長輝的習慣,肯定是昨晚就在連夜趕路,今天一早就該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