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眼中空間終究有限,啟明月光終是無窮,在臨近界限時,啟吟赫然施展頌神術。
“君魄未沉淵,歲陰與川連。生人看死壁,魂夢隔鈞天。”
恰在太和原音圖唱響時,啟吟捻碎掌中幾枚珍珠,烙在渾玉匣上。
“月陰下行,魂魄飛昇!”
他喝了一聲,而渾玉匣上突兀出現引魂歌三字,又倏忽隱沒。
此匣有定名的神奇能力,渾玉匣為這招臨時起意的頌神術命名為引魂歌,便使其擁有了神名,威能更甚。
最重要的是神名就是神引,啟吟作為命名者直接便能使用這招念術,往後不需要向渾玉匣借珍珠充當神引。
滿滿一匣子珍珠都是神引,這才是神器的恐怖之處。
叩門聲的威力太過強大,兼有押弓引箭術,不得不向渾玉匣借力,所以每次都需要向匣子騙取九枚珍珠。
聿西擁有的神眼自然也看見匣上突兀出現大的字跡,有些豔羨。
他自言自語,“神器不愧是空明所創,神威無雙。六匣之一的渾玉匣名聲不顯,沒想到有這樣的能力,佔據天下頌神術為己用。只可惜我的萬化池......”
啟吟和渾玉匣同時散發出無窮的陰氣,成為整片天地最為引人矚目的存在。
神頭谷略一震動,寄幽仙醒來。
它的意識深藏在神頭谷的山體中,渾噩不分,但卻被啟吟喚醒,驟然進入警戒。
因為以啟吟和渾玉匣為中心,九泉之下僅次於津庇盧的一方具象界中,陽隱臺突然浮現。
城頭上的神器穿浸在隨陽波中,幻化成錐頭巨蛇,纏繞住整座陽隱臺。
它與啟吟彼此感應,成為頌神術的兩端。
娛神者和神靈。
神器穿紋絲不動,而隨陽波沖天而起,突破具象界和津庇盧的界限。
聿西定力稍好也怔怔看著眼前異象,他們三人被淹沒在隨陽波里,五覺全失去。
但外界的人卻看到,神頭谷白日之間萬鬼同行,漆黑如墨的隨陽波倒湧而出,變作和神頭谷一樣寬的黑柱沖霄而起。
如同百萬裡黑簾掛在雲間,分割開天山和神人峰。
隨陽波中萬鬼遇見大日陽氣懼怕被絞殺紛紛逃入深幽陰暗的神頭谷中,但這招頌神術的威能並非如此。
啟吟吃驚感受著無限的陰氣,有些悚然。
但通覺陣已然啟動,交換念力的能力以啟吟為中樞,將隨陽波與月芒相互交換。
霎時間,月芒落地深入九幽後被照徹神器穿全身,其沐浴月光中將屬於太陰的陰氣盡皆吞噬,無形中增長了自身的威勢。
隨陽波衝上中座鈞天,千回萬轉之後突破豐沮玉門,達到太陰之中。
而頂石陣中的冤魂被隨陽波帶上天際,一同消失在豐沮中。
啟吟三人看著不攻自破的頂石陣都輕舒一口氣,而分散在津庇盧的仙王或悲嘆或狂喜。
“太陰直達地獄,三王終於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