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這份宣告之前,梁夏帝國已經向沙烏地派遣了作戰部隊,還在之前的戰鬥中擊落了一架伊拉克攻擊機。
顯然,梁夏帝國會在最後通牒到期後採取軍事行動。
至於什麼樣的軍事行動,現在說不準。
直到這個時候,沃爾夫岡才鬆了口氣。
梁夏帝國按照常理出牌,那麼以戰艦在公海遭到攻擊當理由,向伊拉克宣戰的可能性幾乎就不存在了。
這意味著,立即爆發全球大戰的風險大為降低。
不過,也就只是輕鬆了半個小時。
由情報部門送來的報告,再一次讓沃爾夫岡緊張了起來。
在梁夏外交部發表宣告之後,梁夏軍隊在沒有釋出公告的情況下提高戰備級別,特別是面向西陸集團的西北戰區與西部戰區。
此外,梁夏海軍已經在進行戰前動員。
針對這些,情報機構也做了分析。
要點只有一個:在沒有進行全面戰爭動員的情況下,梁夏軍隊的戰備狀態最多隻能維持半年。
其中又以海軍為主。
簡單的說,梁夏海軍的戰艦不可能一直在海上執行戰鬥任務。
在以較高戰備狀態部署半年之後,就得返回造船廠進行維護保養,而且海軍官兵也需要休整。
半年之後,梁夏帝國要麼接受力有不逮的既成事實,要麼讓國家進入戰爭狀態。
為了一個伊拉克讓國家進入戰爭狀態?
別說是周湧濤,哪怕換成廉旭升,恐怕也會被國內的反對派彈劾。
關鍵還有,盲目的進行戰爭動員,只會讓梁夏帝國在戰略層面上限於被動,並處處受到掣肘。
在波伊戰爭中,梁夏帝國就嚐到過這樣的苦頭!
正是如此,才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如果伊拉克能夠頂住半年,梁夏帝國就得吞下戰敗的苦果。
隨後,沃爾夫岡就回到書房,再次給紐蘭總統打了電話。
紐蘭總統也收到了相關訊息。
與沃爾夫岡的觀點一樣,紐蘭總統也認為,只要伊拉克能夠堅持半年,局勢就將變得對梁夏帝國非常不利。
關鍵就是,如何才能夠讓伊拉克堅持半年。
在相互試探了一番之後,紐蘭總統才表示,他會在近期派特使來白林,跟沃爾夫岡就該問題進行面談。
這類重大事務,也只能面談。
隨後,沃爾夫岡回到會議室,開始跟內閣大臣商討援助伊拉克的事情。
不過就半年嘛!
當初,波伊國在沒獲得多少直接援助的情況下,都趕跑了忒爾佔領軍,然後跟梁夏大軍鏖戰數年。
伊拉克再差勁,在兩個超級霸權的支援下支撐半年肯定沒有問題。
…………
此時,利雅得。
直到幾個小時之前,外界才知道,科威特國王阿巴斯三世已經逃到沙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