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爭左相林、楊暗起惡鬥
為迎接戈長風、阿思諾凱旋而歸,朝廷在丹鳳樓舉辦了盛大的歡慶儀式。
笳鼓聲聲,震徹天地。數千名禁軍士兵甲戟鮮明、佇列整齊,每十步一崗,從朱雀門一直綿延到了丹鳳樓,足足有十里之遙。
丹鳳樓下的廣場西側,太常寺少卿賈升正在聽樂工陶子的彙報。
當賈升聞聽指揮演奏的太樂丞黎清稱病沒來時,不禁又氣又惱,道:“哼,他這不是存心跟我作對麼!”
賈升望了一眼眾樂工,唉嘆道:“他不來,又有何人來指揮呢?”
陶子聽後拍了拍胸脯,說他可以指揮演奏。賈升雖很不情願,可一時為了應急也只好答應了。
演奏的《秦王破陣圖》雖說已演練了多回了,可是由於初次遇見如此盛大的場面,加之又是臨場指揮,陶子不免十分緊張,致使演奏現場一度十分混亂。
賈升不時在眾樂工間來回奔走,累得他焦頭爛額。
丹鳳樓下。
太子和荊王、福王、盛王、豐王、煌王等人分列於東側;林弗、陳業碩、汪拱、楊嗣郎等一班文臣以及禁軍大統領陳行甲、褚言忠、封存勝等一班武將立於西側。
楊嗣郎疾步走到了賈升身邊,怒斥道:“賈大人,如此重大朝儀,為何亂糟糟的?”
賈升怯聲道:“回大人,樂工們初遇如此隆重場面,故而心怯,加之黎樂丞有病在家……”
“休要找什麼藉口!”楊嗣郎拉長了臉,“陛下素來重視梨園、宮樂,而你身為太常少卿,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真是失職!”
賈升哆嗦了幾下,勸他息怒;說等此曲一過後面就好了。
“哼,那就等著瞧吧。”楊嗣郎瞪了他一眼,轉身離開了。
不一會兒,河西節度使戈長風率著阿思諾、敏泰父子昂首闊步走了過來。阿思諾年過五旬,身材魁梧、闊面黃須,他一邊行走,一邊不時向朝臣們點頭示意。敏泰年約三十,長得豹頭環眼,鼻下兩撇八字濃須;雖說個頭不高,但體格健碩、身手敏捷,將一把圓月彎刀使得出神入化,活脫脫一位立地太歲模樣。
當阿思諾父子二人路經林弗身邊時,皆仰邁著臉未吭一聲,傲慢而過。
林弗裝作並未在意,只是輕輕的搖了下頭。
一邊的汪拱見了不禁怒從心中起,喊住了阿思諾:“將軍好大的架子,見了林相為何連聲招呼也不打?”
“喲,是汪大人,”阿思諾回過頭來朝地上啐了一口,“末將一介武夫,只知疆場殺敵,從不會諂媚他人,這難道也有錯?”
“你忘了朝規了?”汪拱受懟,氣得臉色通紅,“你功勞再大,也不過官居三品,難道還要讓宰相拜你不成!”
“哼,末將本是胡人,那些漢人禮數,老子還沒弄清楚呢!”阿思諾說罷擰身而去。
汪拱恨恨地跺了下地,道:“真是驕橫無禮!”
阿思諾和敏泰來到了太子跟前,畢恭畢敬地拜見過太子。
過了約莫一柱香的功夫,炫帝帶著懿妃、高峻等人趕到了。
戈長風、阿思諾和敏泰等人趕忙上前參拜。
待迎接儀式一畢,眾皇子和朝臣們陪著炫帝前往御園宴飲。
宴席之上,炫帝心情十分愉悅,對著眾人高聲道:“朕即位數十年來,與吐蕃大小不下二十餘戰,然皆不能使其臣服。此次兩位將軍率軍西征,只用了不到半年時間,便攻克了黑石城,迫使吐蕃籤立和約,真是居功至偉呀。”
戈長風、阿思諾道:“陛下聖明,四海歸心。”
汪拱出列,奏道:“河西走廊乃我大唐之臂膀,此次大捷,不僅沉重打擊了吐蕃,也使絲綢商貿之路重新得以暢通。”
“確是可喜可賀。”林弗高聲道,“陛下,黑石城大捷,不僅重樹我大唐天威,還穩定了西域各國。此役皆賴陛下英明決斷、指揮有方。”
炫帝聽了不時的含笑點頭。
“陛下,臣有一議,”阿思諾語氣凝重,“黑石城一戰慘烈無比,我軍傷亡過萬,還望陛下犒賞三軍,優撫那些陣亡將士。”
“嗯。朕不僅要優撫那些死者、傷者,還要重賞你和戈將軍,”炫帝雙眉一揚,“傳旨,加封戈長風為西平郡王,阿思諾為靖遠侯。
戈長風、阿思諾聽了慌忙跪拜:“謝陛下隆恩。”
林弗道:“陛下,今河隴已定西線無憂,為防北境突厥南侵,可命阿思諾率部重回舊地——授降城休整,也可了卻將士們的思鄉之情。”
炫帝“嗯”了聲,扭過頭去問阿思諾可否願意?
阿思諾心無準備一時不知如何作答才好。
太子見了上前一步,奏道:“父皇,河隴雖定,可是吐蕃、羌人未必真心臣服;為防其反覆,兒臣以為還需命三軍就地休整、以屏障京畿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