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白立刻答應道;“好吧,不過你可要快一些說呀,因為不等天亮我還要去府衙,所以,你一定要快說。”
斑竹立刻說道;“主人,想必您一定知道舜帝和他的兩個妃子的事情吧?”
江白本想說,難道你們和娥皇還有女英有關,但是,他為了節省時間,就沒有發問,而是任由斑竹說了下去,斑竹見江白沒有打斷她的話,就接著講述起來。
斑竹再說,不停地說,天邊,對了,是那遙遠的天邊,好像傳來了絲竹之聲,如泣如訴,似痴似醉,絲竹聲裡,似有白鶴翩翩起舞,又像有仙女捧出桂花酒,在殷勤勸酒。
天邊,遙遠的天邊,分明傳來;“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的歌聲。
時光,從竹林出發,穿越萬水千山,來到了九嶷山上,思緒,從斑竹淚中化成霧氣,來到了堯舜時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條惡龍,住在九座巖洞裡,經常到湘江來戲水玩樂,以致洪水暴漲,莊稼被沖毀,房屋被沖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聲載道。舜帝關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惡龍禍害百姓的訊息,飯吃不好,覺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幫助百姓除害解難,懲治惡龍。
於是乎,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舜帝辭別了他的兩個妻子,朝著九嶷山進發。
舜帝的兩個妻子,一個叫娥皇,一個叫女英,他們都是堯帝的女兒。她們雖然出身皇家,又身為帝妃,但她們深受堯舜的影響和教誨,並不貪圖享樂,而總是在關心著百姓的疾苦。她們對舜的這次遠離家門,也是依依不捨。但是,當她們二人想到,此次舜帝出遠門是為了給湘江的百姓解除災難和痛苦,她們還是強忍著內心的離愁別緒,表面上裝作歡歡喜喜地樣子送舜上路了,他們這樣做,是為了不讓遠離她們的舜帝掛念她們。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著他征服惡龍、凱旋的喜訊,日夜為他祈禱,盼望舜帝早日勝利歸來。
時間荏苒,一年很快就過去了,爆竹聲中又迎來了新的一年,新桃換下舊符。又一年過去了,燕子來去了幾回,花開花落了幾度,舜帝依然杳無音信,娥皇和女英從開始的擔心變成了思慮,又從思慮變成了擔憂,這天夜裡,娥皇和女英同時作了一個噩夢,醒來後,娥皇說,莫非他被惡龍所傷,還是病倒他鄉?女英說:“莫非他途中遇險,還是山路遙遠迷失方向?”她們二人思前想後,與其呆在家裡久久盼不到音訊,見不到歸人,還不如前去尋找。於是,娥皇和女英迎著風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尋找丈夫。
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們終於來到了九嶷山。她們沿著大紫荊河到了山頂,又沿著小紫荊河下來,找遍了九嶷山的每個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條小徑。這一天,她們來到了一個名叫三峰石的地方,這兒,聳立著三塊大石頭,翠竹圍繞,有一座用珍珠壘成的高大的墳墓,讓她們感到驚異,便問附近的鄉親:“是誰的墳墓如此壯觀美麗?三塊大石為何險峻地聳立在它周圍?”
鄉親們含著眼淚告訴她們,這便是舜帝的墳墓,他老人家從遙遠的北方來到這裡,幫助我們斬除了九條惡龍,從此,這裡的百姓過上了安樂的生活,可是他卻鞠躬盡瘁,流盡了汗水,淌幹了心血,受苦受累病死在這裡了。
原來,舜帝病逝之後,湘江的父老鄉親們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為他修了這座墳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鶴也為之感動,它們朝朝暮暮,不辭辛勞,到南海銜來一顆顆燦爛奪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墳墓上,便成了這座珍珠墳墓。
而那三塊巨石,是舜帝除滅惡龍用的三齒耙,插在地上變成的。娥皇和女英得知實情後,難過極了,二人抱頭痛哭起來。
她們悲痛萬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們把眼睛哭腫了,嗓子哭啞了,眼睛流乾了。最後,哭出血淚來,也死在了舜帝的旁邊。
娥皇和女英的眼睛,灑在了九嶷山的竹子上,竹竿上便呈現出點點淚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還有血紅血紅的,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紋,傳說是二妃在竹子上抹眼淚印上的,有的竹子上印有鮮紅鮮紅的血斑,便是兩位妃子眼中流出來的血淚染成的。”
說到這裡,江白聽得呆了,斑竹也大喘了一口氣,竹身輕搖,像似在揮趕那血淚般的印記,一陣清風拂來,江白從遙遠的思緒中回到了眼前,他禁不住問道;“你剛才說的,和你們的身世有什麼關係呢?”
江白的發問還沒有結束,斑竹身邊的兩棵竹子立刻搖擺起來,斑竹見狀,只好說道;“好啦,既然你們想說,就讓你們說好了,不過你們不要爭搶,要一人說一段,這樣主人才能聽得清楚,想得明白,你們懂了嗎!”
“是,”兩個聲音一起回答,緊接著,斑竹身邊的兩棵細一些的斑竹,禁不住抖動起來,過了片刻才停下,江白正看得興致勃勃,卻見竹竿上染有紅色淚痕的斑竹又輕輕搖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