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宗派的修行者來到青山後,沒有發現一茅齋的書生,生出了很多疑惑。
就算布秋霄正值成聖的關鍵時刻,但以一茅齋與神末峰這百餘年的關係,總要派些弟子前來才是。
直到這時候看到柳十歲,眾人的疑惑才得到瞭解答。
誰都知道柳十歲與井九之間的關係,他現在又是一茅齋的大人物,這個安排確實極為妥當。
有些心思陰暗的人則想的更多些。
最受布秋霄喜愛器重的弟子便是奚一雲與柳十歲,將來的繼任齋主肯定就是在他們兩個人當中挑。據說一茅齋內部因為此事已經分成兩個派系,奚一雲與柳十歲表面上毫不在意,依然親近,互相尊敬,但誰知道暗底裡如何?
現在布秋霄無法視事,如果是奚一雲讓柳十歲來參加青山大典,是不是想借此表明些什麼意思?
不理那些人在想些什麼,青山大典還要繼續。
大澤令做為修行界賓客代表致辭,各種頌詞,卻沒有人覺得過諛,因為……那些頌詞的物件是井九。
那些彷彿史書般的頌詞,就像花朵一樣在天光峰四周飛舞著,帶起雲海裡的絲絮。
人們看著峰頂的那個白衣男子,心情有些複雜,有仰慕有敬畏,更多的卻是惘然。
哪怕再活一世,這個白衣男子依然是朝天大陸最了不起的人物,還是景陽真人。
當然,終究還是有了些變化。
景陽真人當年不問世事,常年隱居在神末峰裡,沒有留下傳人。
這一世的井九還是很懶,卻弄出了很多事來,還收了很多弟子。
趙臘月已經是破海巔峰的大強者,柳十歲從氣息來看只怕也不在她之下。
卓如歲不是他的弟子,也是受其影響極深。
顧清與元曲已經是青山乃至朝廷的重要人物。
平詠佳已經是雲行峰主。
再加上鏡宗雀娘以及那個誰都知道、誰都不敢提的冥界女皇……
更不要說還有果成寺、水月庵這些外援。
在人們帶著複雜情緒的眼光注視下,大澤令宣讀完了頌詞。
果成寺十餘位高僧出列,以石塔露水為井九淨額。
接著各宗派代表獻上禮物。
神皇景堯親自致禮。
元曲是此次掌門大典的總管,深知井九性情,儘可能地簡化了流程,門規裡的那些唱禮、演劍都盡數取消,但這些流程依然持續了很長時間,此時太陽來到中天之上,被青山大陣一隔,沒有什麼熾熱的感覺,只覺燦爛。
廣元真人走到石碑前,再次宣讀柳詞真人留下的遺詔。
接下來便到了最後的環節。
井九隻需要取出承天劍,接受青山九峰長老弟子的朝拜,便會正式成為青山掌門真人。
舉劍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動作,便是凡人裡的三歲兒童都能做到,天光峰頂的氣氛卻變得凝重起來。
百餘年前井九便是因為不願意拿出承天劍,最終被迫離開青山。
今天呢?